“卖菜叔”写家史:傻傻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docVIP

“卖菜叔”写家史:傻傻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卖菜叔”写家史:傻傻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doc

“卖菜叔”写家史:傻傻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   “拼爹”时代,一无所有的农民工老姚,冲击流俗,打破束缚,凭借辛勤的劳动和坚定的信念,为一家人在大都市争得立足之地,为孩子们争取受教育的机会和更宽广的未来。通过写家史的方式,他记录下自己奋斗的历程和孩子们成长的经历。他坚持了自己,也鼓舞了很多普通人。   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堆得小山高的金姜银蒜后头,半块儿白瓷砖垫在一叠整整齐齐的稿纸下面,一个中年男人头也不抬,一笔一划写得专注――这个男人就是老姚。   老姚全名姚启中,只有小学4年级的文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平日,他靠卖生姜大蒜,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供两儿一女在北京上学。   3年时间里,原本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姚,一边卖菜一边写出了长达20万字夹叙夹议、生动感人的家史。2012年9月,“卖菜叔”写家史的事儿,被全国数十家媒体报道。40岁的老姚一下子火了。人们在纳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有什么家史可写?一个曾经大字不识几个的菜贩子,又哪来的勇气舞文弄墨?   知穷而后勇,   走出贫困阴霾   “假如你有太阳的能量,那么你就散发太阳的光芒吧;假如我只有一抹阳光的温度,那么也没关系,我也要尽可能地照耀到力所能及的角落。”   当这样一段励志美文从老姚口中流淌而出时,你怎么也不能把它与眼前这个面孔黝黑、衣裤破旧、双手粗糙的农民工形象联系在一起。可是,没有经历过贫穷生活磨砺的人,或许根本不能像老姚一样,深切体会到这段美文的涵义。老姚觉得,他就是那抹卑微渺小但却努力散发着热度的阳光。作为父亲的儿子,他所得到的,只是一张“贫穷”的标签;作为儿子的父亲,他却要竭力给予孩子一片洒满阳光的未来。   1972年,老姚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爸爸是个背驼如山的半智障人,老姚的大哥,也是个半智障孩子。母亲虽然心智健全,但无力改变家庭的惨况,老姚尚在童年,她就含怨故去。   跟着穷爹傻哥过活的老姚,没吃过饱饭,没穿过暖衣,更不知道什么叫家庭的温暖。他的家庭令他背负的,除了贫穷就是屈辱。因为穷困,他们经常要忍受村里人的打骂奚落。“这一家人完了,将来除了要饭还能咋办?”村里人的预言经常回荡在老姚的脑海里。   心怀梦想却一无所有的老姚,没有怨恨爹娘,反而勉励自己:“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子。”身心健全的他必须改变祖辈和父辈在贫穷中坐以待毙的生命模式。1991年春天,辍学在家、不到20岁的老姚借了50块钱,到山东威海打工。   在建筑工地,只要能挣钱,老姚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即便意外坠楼,他也只是在地上躺了几分钟就爬起来接着干,一天工钱也不想损失。活儿干得那么辛苦,老姚却连一个馒头也舍不得买,只捡别人的剩饭剩菜吃。   在这样的坚持下,打工头三年,老姚就打破了村里人的预言,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给家里盖起两间简易平房,并且娶上了一个如他所愿的媳妇。一向被人白眼相待、拳脚相加的老姚,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向来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儿花的他一反往常,特意从积蓄中拿出30元钱给全村人放了场电影――憋屈地活了20多年,老姚要尝一尝扬眉吐气的滋味儿。   回忆起这段往事,老姚在家史中写下:“我姚启中感谢伤害俺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了俺的心志;感谢那些说俺老少没出息的人,他们让我觉得‘人无志气不成材,鸟无翅膀不能飞’。”   那时的他虽然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却渐渐拥有了被实力证明过的自信。他要带着他的姚家走得更远,走到更大的世界里去。   身为人父,   替儿争取未来   1994年、1996年,老姚的两个儿子相继在安徽老家出生。孩子接踵而来给姚家增添了生气,也使老姚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只背负着自己的命运,更肩负着孩子的未来。从小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姚,特别希望孩子能成长在完整的家庭,能走进正规的学校。1997年秋天,只身在北京打工近一年的老姚,将全家接到北京。   在老姚写的家史里,北京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伟大首都”。可是在1997年的那个深秋,供老姚一家四口栖身的,只是北京南城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此后的15年,老姚注定要在这座梦境般的城市里挥汗如雨;而他的孩子们,也注定要和他们的农民工父亲一起,经受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磨难和考验。   来北京后,老姚是靠咸菜生意起家的。从风里来雨里去、被城管追得满街跑的小贩,到拥有正规执照和摊位的个体经营者,老姚苦熬了许多年。然而吃苦是他的强项,他可以不以为意,几个孩子的前途才是压在他心里的大石头。   大儿子大姚性格老实稳重,从小学到中学,没让老姚操过心,成绩稳稳当当。二儿子二姚却生性活泼,是个坐不住的孩子。二姚五六岁的时候,老姚夫妇合计着因材施教,把他送去学习武术。为给二姚找合适的武校,老姚没少花心思。没想到,二姚真是学武术的料儿,入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