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化武器要点.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组 生化武器 --微生物可以毁灭世界 生化武器(Biochemical Weapon)旧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制剂达到杀伤敌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旧称细菌战剂。生物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由于它伤害太严重,性质极其恶劣,所以已被定为禁用武器。 目录 发展历程 化学毒性趋势 种类 形态和病理 应用 传播途径 传播手段 炭疽武器和病毒 法律限制 影响及预测 发展历程 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 2、70年代末 3、80年代以后 化学毒性趋势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签署,并没有使一些国家停止研制生物武器,只是更加隐蔽。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当前和今后的生物武器研究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是毒素类战剂成为研究的热点。 2、是运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和改造各种生物战剂。 3、是研究提高生物战剂杀伤效应的技术。 4、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发展新型生物战剂。 种类 化学武器的特点是杀伤途径多,毒剂可呈气、烟、雾、液态使用,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误食染毒食品等多种途径使人员中毒;持续时间长,毒剂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有的甚至达数周;其缺点是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 神经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 窒息性毒剂 全身中毒性 刺激性毒剂 失能性毒剂 形态和病理 1、细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 2、病毒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等。 3、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等。 4、衣原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5、毒素类生物战剂。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6、真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 应用 生物武器,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战剂,早期它的名字便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生物武器的首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量研制生物武器是在30年代确立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之后。1936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哈尔滨组建细菌研究部队,并于1939-1942年先后在中国多处投掷细菌弹。 传播途径 1、空气 最令人感到恐慌的是通过空气 2、城市供水系统 流程如下: 水源→主要管道→分支→家庭用水→人体 3、食物供应 流程如下: 土地→粮食→各种食物→人体 传播手段 通过炸弹或导弹将化学或生物制剂传播到一个很广的区域。 利用作物喷洒机或其他飞机在城市上空喷洒毒剂。 由驶过城市的汽车或卡车沿繁华地段的街道喷洒毒雾。 在人群聚集区域(如地铁、体育场所或会议中心)释放小型炸弹或毒气罐。 炭疽武器和病毒 炭疽杆菌 鼠疫杆菌 霍乱弧菌 野兔热杆菌 布氏杆菌等 黄热病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天花病毒等 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 Q热立克次体等 鸟疫衣原体 肉毒杆菌毒素 葡萄球菌肠毒素 粗球孢子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法律限制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但一旦被战争狂人利用,也会毁灭人类。国际社会必须对生化武器进行限制。1992年9月,草案由负责裁军事务的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经过长达20多年的艰苦谈判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定稿,并于1992年11月30日由第47届联大一致通过,1997年4月29日生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主要内容是签约国将禁止使用、生产、购买、储存和转移各类化学武器,所有缔约国应在2007年4月29日之前销毁其拥有的化学武器;将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拆除或转作他用;提供关于各自化学武器库、武器装备及销毁计划的详细信息;保证不把除莠剂、防暴剂等化学物质用于战争目的等。条约中还规定由设在海牙的一个机构经常进行核实。这一机构包括一个由所有成员国组成的会议、一个由41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和一个技术秘书处。 影响及预测 当前生化武器对军事领域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正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 一、生化武器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军事领域的竞争。 二、生化武器履约困难将阻碍军控领域的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