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影响.doc

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4.61   摘 要 临床工作中,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通过读取心电图可以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但是在通常的心电图的判读中,经常忽视了体位对心电图的影响。本文就有关文献的报道结合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把体位对心电图的影响作了初步总结。   关键词 体位 心电图 指南   The influence of postural changes for electrocardiogram   Cui Shujian1,Qian Qihe1,Zhang Xiuyun2   Jiy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handong Province,2514001   Electrocardiogram room of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2   Abstract In clinical work,the ECG is essential to check.By reading the ECG information,we can understand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of patients.But in the usual interpretation of ECG,the influence of body position on ECG often is overlook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body position on ECG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Position;Electrocardiogram;Guide   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每位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变化不大,因此常把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的心电图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期得到有用的信息。动态心电图出现后,发现每个人24小时内记录下来的信息相当丰富,其中有些是有意义的,但有些是体位变化引起的。   心脏的解剖   心脏是个倒置圆锥体,位于左侧胸腔内。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在右后上方。前方主要由心室构成,后方主要为心房。心脏长轴是倾斜的,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心底上方有肺动脉、主动脉,出口被延续的心包膜包绕形成大动脉鞘。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均有心包膜包绕,形成血管鞘。血管鞘位置固定,左前方心室肌分3层。浅层在心尖处捻转形成心涡,然后进入室壁跨过中层心肌移形为深层肌;中层为横行肌束;浅深层为螺旋形肌束。心肌收缩时,心尖沿心脏长轴作顺钟向旋转缩短。   心电图的原理   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有窦房结、心房优势传导途径,包括结间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氏纤维。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附近。起搏后沿心脏长轴方向传导。各房室心肌形成的向量汇总形成向量综合环,在各个方向上的投影就形成了心电图。   体位改变对心电向量的影响   由于心脏是个立体器官,所以激动时所产生空间的P、QRS、T向量环也是在三维空间的立体环。心脏的两边是松软的肺组织。心脏的大动脉鞘相对固定,活动度较差,而心室和心尖游离。心脏搏动时,就会以动脉鞘为轴心左右、伸缩运动。自然,体位变化时,心脏游离部分就会有限度地摆动,而后影响心向量环的方向,投影在心电轴上就会引起心电图相应变化。   动态心电图是连续长时间记录的心电图。目前国内采用的导联系统有3种:双极3导联系统、马森-利卡12导联系统以及EASI导联系统。其图形主要由导联采集记录的心电信息通过一系列计算,推导出与常规12导联相应的“衍生12导联心电图”。这些与常规心电图相近并不相同,因而波形有差异。   植物神经张力改变和呼吸运动会导致心脏节律的变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会出现异位节律,各方报道对其发生机制说法不一。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在体位发生改变后,其鼾声会随之减小,并且心律失常也会随之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据此推测,在患者发生憋气、呼吸暂停时出现的缓慢及阻滞性心律失常,是由于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并且在其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考虑是上气道解剖异常,在患者睡眠的情况下咽部逐渐闭塞,从而发生进行性窒息,使患者的胸腔负压下降,机体发生一定程度的缺氧,进而导致植物神经优势变化;而在患者的呼吸突然恢复时,其引发的加速心率以及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可能和迷走神经张力突然解除,在瞬间转变成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这个过程中两者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