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原因分析.doc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原因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的5人全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左主干闭塞合并右冠状动脉近端重度狭窄2例,心源性休克1例,并发肺炎心衰1例,意外死亡1例。结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警惕高危患者和病变,防止并发症和意外。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对药物控制不良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降低病死率的最有效办法[1],从术前用药、术中操作到术后监护,每个环节都很到位才会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28例患者中,死亡的5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6~82岁;术后当天死亡2例,术后2d死亡2例,术后3d死亡1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吸氧,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40mg,建立静脉通路,休克时先加压快速输注0.9%氯化钠或羟乙基淀粉氯化钠500ml桡动脉或股动脉常规消毒铺单插入动脉鞘,注射肝素5000u。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闭塞血管更换成功,指引导管送到病变血管开口,推注替罗非班10~15ml,硝酸甘油200mg,指引导丝通过病变到达远端,球囊通过狭窄扩张成功且造影血流通过可植入支架,出现大量血栓时仅作动脉内溶栓后送回重症监护病房。
1.3 临床病例 丁某,男,78岁,反复胸痛7年,复发加重,呼吸困难伴大汗3h入院,有高血压病15年。体检:体温35.6℃,脉搏116次/分,呼吸24次/min,血压110/50mmHg,两肺散在哮鸣音,心电图V1-V4ST段压低3~4mm,T波倒置,II、III、aVF导联抬高1~2mm,立即吸氧,取吗啡5mg皮下注射,口服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40mg、阿司匹林300mg、丹参滴丸10粒,以及肝素5000u静脉推注后,替罗非班8ml/h微量泵持续注射。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高度钙化,有冠状动脉全程弥漫性狭窄,近端最重狭窄98%,用JL4指引导管到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反复试插无法进入闭塞血管。家属要求放弃治疗,30min后死亡。
按:本病例系高龄、高危险因素、高危病变,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及时明确病变血管,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选择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试探导丝无法通过闭塞的左冠状动脉,其实造影已提供了左侧血管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电图和造影结果明确提示是右冠状动脉急性病变,应立即疏通右冠状动脉,无疑此时解决难度大,风险高,但这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出路,放弃治疗,就失去了急诊介入治疗的意义。
2 结 果
2.1 死亡病例临床特点 男性4例,女性1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82岁;就诊时间1~9h;合并2型糖尿病2例,股骨颈坏死待手术1例。4例男性全部有吸烟史,1例女性为脑梗死住院治疗肢体已恢复功能。
2.2 死亡时间 术后当天死亡2例,术后2d死亡2例,术后3d死亡1例。
2.3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左主干闭塞1例,右冠状动脉近端急性闭塞并左冠状动脉慢性闭塞1例,前降支近端和中段闭塞各1例,前降支次全闭塞并回旋支弥漫性狭窄70%右冠状动脉边缘不规则1例,回旋支闭塞1例。
2.4 死亡原因 心源性休克3例,肺炎合并心衰1例,便秘用力大便及术后不慎滑倒死亡各1例,氯吡格雷剂量不够1例,球囊扩张操作将栓子带入非栓塞血管1例。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无论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随着循证医学证据和经验的积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断的发展中[2-3]。
本文讨论的死亡的患者,有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高龄、糖尿病、肺炎等并发症,属于高危病变和人群。术前应提高认识,充分准备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救治人员协同配合,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才能降低死亡率,同时也应当与患者委托人充分沟通后积极开通左右冠状动脉闭塞的血管。
心源性休克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与文献报道一致[1],就诊时间延长,病变严重。及时血运重建有效的血流再灌注,及早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改善心源性休克预后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基础治疗和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术前氯吡格雷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电力电缆常见故障及查找方法的探讨.doc
- 关于矿山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doc
- 关于纳子法与三伏贴贴敷时间相关性的探究.doc
-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节能主因素的研究.doc
- 关于蓄电池智能充电控制器的讨论.doc
- 关于融资租赁行业竞争瓶颈的探讨.doc
- 关于课堂有效性的若干思考.doc
- 关于输卵管性不孕的保守治疗分析.doc
- 关于铜冶炼炉渣选矿的探索.doc
- 关于顶管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的经验总结.doc
- 上海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docx
- 我国保险合同解除制度的多维审视与完善路径探究.docx
- 社交网络中基于节点影响力的精准推荐方法研究.docx
-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心理差异:多维透视与协同引导.docx
- 神经网络赋能污水处理: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创新探索.docx
- 翼管神经切断术:血管运动性鼻炎治疗的疗效与机制探究.docx
- 公共预算公开实现路径的深度剖析.docx
- 中外能源投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多维度比较与启示.docx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机制与临床研究.docx
- 基于大规模miRNA表达谱整合分析:解析疾病发生中miRNA功能协同异常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