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ppt

论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各国有关法律体系不同 各国由于法律体系不同,新闻传播法律表现形式也不同。有人会说,美国除了保障自由的人权宪法《美国独立宣言》,没有限制性规定。权利法案还是权利义务法案的区别是司法限制还是立法限制,并不是一个权利法案就是自由和权利的全部,其张力需司法实践中界定。所以我们会发现美国在大量的司法案件中对权利的制约。这就是法律的平衡性、权利义务对等性的本质。 我国属于成文法系的国家。目前尚没有新闻或传播方面的专门法律,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法是时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工作也正在向依法规范,民主政治更加开放,这些都为新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案例: 2003年,《工人日报》下属《北京新报》刊载了“中国七大恶心”一文。文章全部转自互联网,未经严格审核把关,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攻击。 真实、客观报道,严防虚假新闻的规定 真实、客观报道主要把握三点 案例一: 2011年6月,《新财经》杂志刊登《紫金矿业之祸》。报道称,“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又一次肇事。9100万立方米含氰化钠的污水直接排放汀江,带来下游饮用水污染并洗劫了渔业。”“正值国务院调查组结束事故调查准备返京,紫金山矿又发生了500万立方米的污水渗漏。”经调查,作者未深入调查和严格核对数据,错将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别写成“9100万”立方米和“500万”立方米;此外,污水中含铜而非剧毒物质氰化钠。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责令该刊更正致歉,消除负面影响。 案例二: 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记者的报道《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并配发了新闻图片。经查,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中国新闻社记者收到“深圳90后女孩喂乞丐”的社会来稿后,未深入采访核实就将稿件和图片编发后上传至中国新闻网,并署名记者采写、摄影,加上编辑审核和把关不严,致使虚假报道在网站刊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中国新闻社已对当事记者、网站当日值班责任人等做出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来稿审核等内部采编流程管理。 案例三: 2013年4月7日,江西某报刊发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报道称,温州某男子在外乞讨流浪9年染病被江西萍乡救助站人员救助并送回家乡,后被告知因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经核查,该报道中当事人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等关键信息系救助站人员转述他人的说法,记者未做深入核实,报社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 近日,江西省局已责成报社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严防刊载不实新闻。报社已对当事记者、当班编辑、值班主任、值班总编等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理。 案例一:“封口费”事件 2002年6月,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罹难。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生活晨报》的11名记者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封口费”。 其他“封口费”事件 如河南汝州市寄料镇煤矿透水事故 河北蔚县李家洼煤矿井下炸药爆炸事故 案例二:广告公司人员利用新闻报道牟利 2010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与多家文化及广告类公司签订协议,出租《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名称收取管理费。杂志社与某广告公司的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杂志社成立“视点部”,由广告公司负责。2011年5月,该广告公司工作人员到河南省洛阳市某楼盘进行调查采访,涉嫌敲诈企业现金2万元被刑事拘留。 2011年11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对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处以吊销《中国城市经济》期刊出版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案例三: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或赞助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在全国各地设立记者站的同时,也设立了相应的市场调查中心,两个机构采编经营两不分。一方面搞舆论监督,一方面搞合作宣传。 2011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对该杂志社做出警告,撤销黑龙江记者站、山东记者站,并处3万元罚款,吊销于衍峰新闻记者证的行政处罚。 案例四: 2013年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购物导报》记者李德勇等人在江苏连云港市的非法活动。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间,李德勇等人以采访对象存在违法问题相要挟,多次向江苏、山东基层单位收取资金和物品。同时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供虚假劳动合同、虚假毕业证书等虚假材料,以欺骗的手段为李德勇、王利平以及另外11人申请并发放新闻记者证。 5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依法吊销《购物导报》报纸出版许可证,责令立即停止《购物导报》一切出版活动,撤销该报以欺骗手段为11人办理的新闻记者证,注销其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案例五: 2012年以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陆续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中国特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