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笑还给每一位天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微笑还给每一位天使.doc

把微笑还给每一位天使   张浚睿:因为善良,所以默契   4天,5名医生,152台手术,在张浚睿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微笑行动云南文山的救助行动中,他们做到了。   2014年6月,又一趟救助旅程开始,微笑行动此番前往的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救助队伍是由来自国内外的47名青年医护人员组成,来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张浚睿教授也是其中一员。作为国内外科整形领域的资深专家,唇腭裂手术他做过太多。可回想起在文山工作的一周,他用“创造奇迹”来形容。   坐飞机到昆明,再坐大巴车到文山,7个小时的辗转奔波之后,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尽收眼底。但景色虽美,无心观赏。陌生的环境,初次合作的团队,和国外志愿者交流时的语言障碍,张浚睿隐约嗅到了“悲剧了”的气味,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成为心底最大的担忧。   6月20日早上8点,救援队来到文山市人民医院,当260多名带着希望和残缺面容的唇腭裂患者涌入医院大厅的时候,张浚睿震惊了。   按照救助优先顺序,非医疗志愿者首先建立患者病历、留存照片,随后小儿科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层层筛查,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筛选出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152名,而时间只有三天。   对于一个熟练的医生来说,完成一台唇腭裂手术(加上麻醉和苏醒时间),最短需要一个半小时。152台手术,5名医生,平均一人一天8~9台,这意味着从开始工作到结束,从早8点到晚9点,他们要每天连续奋战12个小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手术,志愿者们一致决定,放弃掉组织方安排的第四天休息日。   “最疯狂的一天”,张浚睿这样描述6月23日的工作情景,44台手术,再次刷新了纪录。所有的医护人员和非医疗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没有人埋怨、退却、发牢骚,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手术上,根本停不下来。   6月24日,完成最后一台手术。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好好交流,送走刚刚熟识的麻醉组长蒋一蕾医生,离别已响起前奏。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代表着不同的医疗机构,寥寥五天,没有太多语言上的沟通。有的,只是手术刀在手掌间的一次次传递,目光交会时内心深处的一次次碰撞,身体疲惫时眼神里的一声声鼓励。但就是如此微妙,大家默契得像一家人。   “云南文山,一个充满力量、创造奇迹的地方。在这里,我结识了你们,一群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可敬的人。短短几天里,我们的努力、爱心、友情,不禁让我这个在军营里成长的铮铮男儿潸然泪下。”这是张浚睿在结束了文山的救助活动后,写下的一段文字。他用文字,怀念一起奋战的战友,纪念这段洗涤心灵的奇迹之旅,而我们,应该为每一个饱有善良的青年医疗志愿者点赞。   蒋一蕾:一位平凡母亲的小善大爱   晚上10点,记者终于拨通了蒋一蕾医生的手机,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上去有点疲惫,这才得知,她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筛查工作。离开云南文山没几天,她又加入了四川达州的微笑行动。   蒋医生是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名麻醉医师,也是微笑行动的资深志愿者,五年,她走过了全国20多个省份,此行已是她第四次来四川参加活动。   第一次参加微笑行动时,蒋医生的小孩只有3岁,想到要离开孩子一周,她多少有些放心不下。但当她在筛查现场,看到全身沾满泥巴的小孩因为唇腭裂没有办法好好吃奶变得非常瘦小;有的孩子要每天戴着口罩只为避免别人嘲笑;很多孩子因为面容残缺而自卑、怕人、焦躁,她感到牺牲一些休息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得微不足道。相比之下,由此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命运,更有意义。   脱下白大褂,摘下口罩和听诊器,在家里,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但在救助现场,她是许许多多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她会亲切地告诉每一个孩子:宝贝,没事,不害怕。   每一次的救助活动都很忙很疲惫,但心灵却被充盈着,满满的都是爱:   一奶同胞的双胞胎姐妹,妹妹因为唇腭裂不能露出天使般的微笑。“她是最黏人的宝贝,紧紧地跟在我身后,一声声‘’地叫着,心被融化了。手术那天,我抱着她进了手术室,摸着她的头说:宝贝,一觉醒来,你就会和姐姐一样漂亮”。   深一脚浅一脚,踏过几公里泥泞的山路,爬到山顶,只为通知村子里家住最远的患儿家属,在很多山区,蒋医生看到了中国最基层乡村干部的兢兢业业。   为孩子们带去玩具和书本,亲切地跟他们聊天、愉快地玩闹,每一次的救助行动,对于很多常年封闭在大山里的孩子更像是一个期待许久的节日。   蒋一蕾说,她能深切感受到患儿母亲内心的绝望、自责和亏欠。很多母亲从他们手中接回孩子的时候哭了,那种场景也会让她忍不住泪流。没办法改变太多,但至少可以从外观上,帮孩子树立一份自信,给他们一个生存的尊严,至少不再有人一眼看到他们就嘲笑。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