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救人于“心”,扬起心身医学的风樯.doc
救人于“心”,扬起心身医学的风樯
一场豪雨刚刚沐浴过初夏的北京。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心身门诊,记者见到了刚刚送走来访者的彭国球主任。军人出身的他,身姿挺拔、体态匀称,谈吐温和,举手投足间尽显一名军医的儒雅风采。采访开始后,他那低缓平和的语调,让人感觉如窗外的徐徐清风……
彭国球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兼心身医学门诊主任,是一名资深保健医生和心理医生。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其工作岗位有过几次大的转换――从内科到急诊,从急诊到保健,再到心理治疗,但无论工作角色如何转变,做一名好军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他一路跋涉前行的动力,他一直心怀“医者仁心、大爱先行”的理念,执着地走到今天……
急诊易救人“身命”,
难救人“心命”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985年,从军医大学毕业的彭国球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在大内科、重症监护科(ICU)、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和病理等科室轮转两年多,又分别在血液、内分泌、神经内科等专科做了5年的住院医师。1992年医院新成立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他被选中,成为首批急诊医生,也是我国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急诊全科医生。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压力很大,对医疗技术、体力和心力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医生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坚持不下来,但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
在急救部这个临床医学的最前沿阵地,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疑难患者,也会有许多生命垂危、命悬一线的伤病者需要急诊抢救,这最考验医生的知识、技能和爱心,也最需要医生的果断、勇敢和责任担当。十多年急诊急救的摸爬滚打,炼就了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判断病因、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彭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多年前,他在执行一次重大保健任务期间,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在餐厅用餐,正在吃火锅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吸停止,面部青紫。周围人被吓得手足无措,正在另一个餐厅用餐的彭主任迅速赶到现场,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很快便判断出患者系气道异物梗塞导致窒息,当即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时这种急救方法即使在医院掌握的人也不多,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徒手就地抢救。很快患者气管里喷出一团豆腐,窒息解决了;一会儿,患者便长长地喘了口气,慢慢恢复了神志,得以起死回生。原来,这位领导一边吃火锅,一边和同桌人聊天,聊到兴头上,不经意间,将又烫又辣又麻的豆腐呛到了气管里,引起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要是没有现场的快速准确判断和正确救治,后果将很严重。
彭国球在急救部工作十余年,参加上千次急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然而,令彭主任感悟最更深刻的是“时间就是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急救理念。
1996年急救的一个病人,对他的从医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起这段往事,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那是1996年初秋的一天早晨,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正值他值班。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响过后,一名刚满21岁的女大学生被送进了抢救室。原来,这名女生在家割腕、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呼叫120送来。接到患者后,彭主任紧急为那名女生清创处理伤口,幸亏发现及时,失血不多,女大学生没有生命危险,当天便出院了。哪知道,就在当晚,那名女生又因服了两瓶安眠药而再次送来急救部。当时,女大学生已昏迷不醒,彭主任和值班护士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又是洗胃,又是输液解毒,又是吸氧,又是心电呼吸监测等等,抢救了整整一晚后,女生终于苏醒了。留观治疗一天后,病情稳定,女大学生被接回了家。谁料,接连两次抢救后的第三天,那名女大学生又在家打开煤气自杀,再一次被家人及时发现,又经彭主任带领他的同事抢救后转危为安。一周后,那名女生开车故意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导致腿部骨折,再次被送进了三?四医院急救部。
――短短两周,那名女生居然“不折不挠”地自杀了4次!当时,彭主任一直苦苦思索:是什么样的打击使一名花季女生如此强烈、如此反复地想尽办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哀莫大于心死。”在与家长的沟通交谈中了解到,女生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年级的男友,在女生家的全力支助下男友出国,原本说好一年后女生毕业也出国,一道留学生活,可男友刚刚出国两个月就无情地和她分手了,因此,女生便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认为只有自杀才能摆脱失恋的痛苦……
彭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由此认识到:急诊医生只能挽救人肉体上的伤病,而心理上的“伤病”又有何药可医?现在的急诊易救人的“身命”,难救人的“心命”。他决定想办法帮助女生彻底走出心病的阴霾,要根治她心上的“伤病”。于是,彭主任为女生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治疗,女生终于彻底从失恋的情感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树立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