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聪慧:与死神较量的医学勇士.doc
李聪慧:与死神较量的医学勇士
世界在未知领域里的探索、认知和进步,永远离不开人类的大脑;人类对自身大脑的功能解读、研究和疾病防治,则需要依靠聪明、智慧又勇于攻坚克难的医学工作者。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李聪慧博士,就是一位对神经解剖学研究颇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现代尖端医术,针对高难度、致命性颅脑和脊髓疾病使用微创“武器”封杀病灶,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击退死神对生命的“围剿”。他首次在国内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把藏在患者脑血管“死角”处的动脉瘤清理掉,挽救了几百位因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患者的生命。这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在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学界引起了轰动。从医以来,李聪慧主任在手术台上与死神进行了上千次顽强的较量,使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绝处逢生。缘于此,许多熟悉他的医生同道和患者,纷纷称他为“与死神较量的医学勇士”。
此前不久,本刊记者针对上述领域的诸多话题,对李聪慧主任做了深入采访。
辞职深造,顺境未必出庸人
看上去沉稳、内敛的李聪慧主任在谈及自己的从医之路时坦率地说:“上大学之前,我对医学其实基本上是属于没有概念的人,充其量也就是知道当一名医生,是个治病救人的稳定职业,在社会上挺受人敬重。”他说他就像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没找到感觉时,就已经迈进了医学院的大门。
然而,就是在这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下,李聪慧却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医大校园里日逐一日地受到了熏陶,几年下来,既学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又收获了浪漫的爱情。之后便是留校、结婚、生子――一连串的喜事如约而至,他的人生之路,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得一帆风顺。人们常说,“顺境出庸人”,但李聪慧尽管生活、事业顺风顺水,但他却并未迷失奋斗的方向。他说从1996年迈进神经解剖教研室的那一刻起,“我才清醒地认识到:当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首先面对恐怖的人体和动物尸骨,你决不能手抖肝颤;整天闻着令人刺鼻发呕的气味,你也不能皱眉眨眼,只有忍耐着、沉下心去,应对外科医生必须要闯过的第一道难关。在医学解剖的工作中,你不仅要有胆量,还要有医者的智慧……”
大学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在外人看来无疑是一个体面又受人尊敬的工作,但李聪慧在留校任教4年之后,却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选择――辞职读研,继续深造!这之后,他便从一个收入颇丰的教师一转眼又变成了“吃家粮”的穷学生,养家育子的重担一下子全都落在了他爱人那瘦弱的双肩上。这之后,李聪慧从2001年穿上白大褂,拿起神圣的手术刀,直到2005年走上渴望已久的手术台、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成为神经外科的一名主刀医生,他都一直在努力地向前行走。
但是,李聪慧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并未完全满足,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博士研究生――这是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每年完成脑、脊髓手术万余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实践理论相结合……李聪慧一步一个台阶,提升着自身学科研究的高度。
应该说,在十几年艰辛曲折的从医路上,李聪慧主任没有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除了幸运之神对他的眷顾之外,科学的医疗方案、高超过人的先进技术和患者的充分信任,才真正是他手术成功的根本保证。事实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其实已经变成了医学与疾病对抗的“战场”上的“冷兵器”。因为随着医学科技的逐渐发展,传统的手术刀越来越多地换成了微创器械――微导管、微导丝、微弹簧圈、支架,让开颅破瓢和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变成了不开颅、不流血的微创治疗。然而,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讲,那些“神经元”“神经纤维”“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之类的专业术语,对于“业外人士”来说,医生即使讲得再仔细,他们也许仍一头雾水。李聪慧主任对患者使用的却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电源”就像“神经元”、“电线”就像“神经纤维”、“自行车内胎鼓包”就像“颅内动脉瘤”、“车胎跑气”就像“蛛网膜下腔出血”、“塑料水管老化、管内长水垢”就像“脑动脉硬化”等等,这使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神经外科领域里一些深奥的专业术语,往往能够很快理解,继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医学人文不能仅仅体现在口头上,专业知识、术语的‘科普化’,也是一名医生的硬功夫。”李聪慧这样解释说。
以“李氏”的名义填补国内空白
2012年,73岁的张大娘因多次脑出血,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动脉瘤,她想不开颅做微创介入手术,辗转去了几家大医院,但是,都因筹集不到20多万元的高额费用被拒之门外。孝顺的儿女不想放弃,经其他动脉瘤患者介绍慕名找到李聪慧医生。看过张大娘的检查结果后,吕聪慧发现她颅内长有两个动脉瘤,其中一个较大,并且动脉瘤体上还发现一根血管,这就要求手术时必须要保留血管,不能闭塞,手术难度很高。另一个动脉瘤较小,长在一根小血管上,这根小血管与主干血管呈锐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早期ADL自理能力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观察.doc
- 早期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效果分析.doc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doc
-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体会.doc
- 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doc
- 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在婴幼儿脓毒症 抗凝治疗中的作用.doc
- 早期康复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doc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doc
- 早期康复治疗对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的效果分析.doc
最近下载
- IATF16949供应商管理程序(含配套表格).doc VIP
- 2024外研英语七上Unit3Familyties--单元语法:名词所有格+练习(教师版).pdf VIP
- 译林版初中单词汇总表.docx VIP
- 大明集礼(卷1-53),徐一夔 等奉勅撰,嘉靖-4.pdf VIP
- 2025年全球物流行业无人机配送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pptx VIP
- 新22J02 屋面-标准图集.docx VIP
- 现在完成时.ppt VIP
- 2024外研英语七上 Unit 3 Family ties 重点短语默写(英汉互译).docx VIP
- 九章算术中的立体几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