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微报告
食微報告 報告同學:蔡東凌、王浩發 報告日期:01.04.07 貝類 一般食用的蝦蟹貝類中最長導致海鮮腐敗和致病的微生物 如何避免這些潛在的危險 一般食用的蝦蟹貝類 花蟹 常見致病菌 蝦類 V. alginolyticus V. cholerae (霍亂弧菌) V. minicus V. paraheamolyticus (腸炎弧菌) 蟹類 V. alginolyticus V. paraheamolyticus (腸炎弧菌) V. alginolyticus 培養特性 可在2~10% NaCl的環境才生長(3%長的最好) 生長溫度 5~43℃(最適生長溫度 36℃) 症狀 是海水中常見的菌,可能造成在身體末端的傷口感染,不但造成傷口感染,還會造成軟組織及耳感染,且以男性居多 V. paraheamolyticus 培養特性 生長在含有2~8% NaCl的環境中, 2~3% NaCl生長最好 生長的溫度範圍是5~43℃,生長最快的溫度為36℃,沒有抗熱性,溫度低於0℃會迅速死亡。 症狀 引起腹絞痛、下痢、嘔吐、發燒等腸炎的症狀且持續2~3天。潛伏期為4~30個小時。 V. cholerae 培養特性 生長於含NaCl 0~1.5%下為低嗜鹽菌,耐熱達40℃,很不耐酸 症狀 潛伏期自數小時到五天,通常為二至三天 產生腸毒素(cholera enterotoxin)使小腸黏膜水份過度分泌,而且造成鈉吸收不全,造成大量腹瀉偶而伴有嘔吐,每日體液消失可達20公升,及產生酸毒症。 V. minicus 在早期因為生化測試與V. cholerae相似,所以把它命名為minicus Vibrio mimicus進入人體,主要是因為人們吃未煮過的海鮮,特別是生的oysters(蠣)。此菌會產生腸毒素造成腹瀉和腸炎 在冷藏保存下 Pseudomonas sp. 會成為主要的菌群但V. alginolyticus, V. paraheamolyticus 這兩株菌的雖不是主要菌群,在冷凍的蝦蟹中還是可以檢測出來,所以也不能忽視 蝦蟹的腐敗 蝦蟹體內胺基酸含量較高,體內的自我蛋白分解酵素,會將蝦蟹體內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這些小分子可作為微生物的養分來源 主要造成腐敗的微生物 Pseudomonas spp. Moraxella spp. Proteus spp. 如何避免 在海鮮捕獲後,盡快低溫保存,以降低分解酵素活性 冷藏在5℃可降低水產食品上好中溫菌的生長,冷凍於 -20℃以下可抑制好冷菌酵素活性 在食用時應該要加熱完全,因為大多的治病弧菌不耐熱(55℃),食物完整加熱後可殺死多數致病菌 在運送和處理(如:處理人員的衛生習慣,刀具、砧板和調理台的清潔)食材時應該避免微生物的二次感染(ex: S. aureus, E. coli ) 魚市場的衛生情況,應有足夠的防日曬設備,以避免 日光直射於漁獲物上。 避免選購的蝦蟹外表有損壞。 避免選購有異臭味之腐敗海產食物。 常食用的貝類 常食用的貝類 致病性 1.細菌類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2. 病毒 諾瓦克病毒(Norovirus) 3.毒素 麻痹性中毒 下痢性中毒 Babylonia japonica中毒 Norovirus 單股的RNA virus 27~32nm,小圓型 感染腸胃道,導致嚴重腸胃炎 症狀:噁心,腹瀉,腹痛,輕微發燒 潛伏期:24~72小時 諾瓦克病毒之所以存在於帶殼海鮮中,是因為這類生物自身具有抵抗諾瓦克病毒的抗體,諾瓦克病毒在其體內,它們不會因為感染諾瓦克病毒而死亡,這都是由諾瓦克病毒的生物特性決定的。因為目前人工還沒有成功培養出諾瓦克病毒,因此臨床上也就沒有藥物可以預防和對抗諾瓦克病毒,這也是造成腸胃性流行病毒諾瓦克大范圍感染的最主要原因。(/BIG5/14740/22121/5204226.html) 麻痹性貝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由Protogonyaulax屬的渦鞭毛藻產生,積存在中腸腺中 saxitoxin 對鈉離子之膜透過呈選擇性之阻礙作用 下痢性貝中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ioning) 攝取渦鞭毛藻Dinophysis fortii, 產生okadaic acid,dinophysistoxin和pectenotoxin,存在於中腸腺中 症狀:嚴重下痢,嘔吐,噁心,腹痛等 貝類食物中毒 3. Babylonia japonica中毒 毒素為neosurugatoxin和prosurugatoxin,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