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议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议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

当议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了界定,系统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从构建多元人才素质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创新素质;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44( 2009) 02-0087-03 21世纪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力量的竞争,而科技 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创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 型国家奠定人才基础。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总和。它是现代高素质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它包括知识、能力·品质等三个层面。m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导致我国大学生整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不高。一是缺乏创新兴趣。有关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创新兴趣广泛”的学生不到20/0,接近7010的学生认 为自己“对创新兴趣的投入程度不够”。二是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调查中发现有接近9010的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强烈的创新精神。三是缺乏创新性 思维能力。在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方法单一,没有新意和突破。四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能把自己的想法或目 标一直坚持下去的学生很少。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日益突显。首先,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创新是它的 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来实现。其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大学生如何就业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再学习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再 次,这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要全面发挥其主体性,突出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作用,培养优秀的创新品格、丰富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满足、适应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 第一,现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体系已不适应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一是评价轻视个性的发展。现行素质测评是通过德、智、体、美、劳之间一定的权重形成综合测评成绩及排序,它是高校评价 学生最重要的依据,教师及学生看重的也是这一排序,但它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发展成绩,而个性的发展正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二是评价指标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 各项能力匹配性差,容易造成社会需要与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三是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以他评为主,缺乏自评。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标准规定的方向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精 神的培养和提高。[3〕 第二,现有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设置不适应时代要求。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分割过细,课程过于求同,教师单向灌输,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只能耳记手写地被动学习,缺乏双向沟通,更谈不上激 烈争辩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高校专业设置面仍较窄,容易造成人文知识和综合教育的削弱,科学与人文分离,动手实践能力差,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第三,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很多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缺乏活动场所,并且内容单一、层次不高,目的性和科学性不强,并且大部分由学生社团承办,这些社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更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创新性的“第二课堂”的支持才能全面培养创新素质。 第四,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大学仍存在着重“教”轻“学”、重“传授”轻“吸收”、重考试轻能力培养等问题。这样,没有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及总结创新的过程,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和培养。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制构建 (一)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 制构建提供了理论保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理论为大学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