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概况-PocketKnowledge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概况
袁连生 李奇
一、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严格限制劳动力流动,更不允许农村劳
动力进入城市务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几乎不存在。经济体制改革后,政府解除了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务工。相当一部分进城的农村劳动者在城市长期生活,结婚、生育,或者把家人接到城市,于是户籍不在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浮现(杜越、汪利兵、周培植,2004)。
据调查,大城市出现专门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民工子女学校1在1990年代初(吕绍青、张守礼,2001)。1990年代中期社会才开始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新闻记者对民工子女学校被取缔的报道,唤起了人们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最早报道这一问题的是《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在1990年代末期(张斌贤,2001),最早可以检索到的论文出现在1996年。进入21世纪后,研究流动儿童教育的论文有较大增加。通过字段“流动儿童教育18周岁以下的流动少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1409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78%。
参考文献:
陈双立、吴光炳.《武汉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9).
杜文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6(9).
【3】杜越、汪利兵、周培植主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5】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1).
【6】国晓华.《民工子女的教育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3).
【7】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8).
【8】华中师大调查组.《“流动儿童”挑战城市义务教育—武汉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调查》[J].中国职工教育,2005(2).
【9】黄剑波、成功.《市场、社会、国家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以浦东新区的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5(8).
【10】黄志法、傅禄建执笔.《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报告》[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1998(1).
【11】Kwong.,J.(2004). Education Migrant Children: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States and Civil Society.China Quarterly,(180 December):1073-1088.
【12】李玉英、王林生、陈敏钰.《陕西省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3】李峰等.《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讨》[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4】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1(4).
【15】刘义程.《对流动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总是的制度性分析》[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
【16】米红、丁煜.《未成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来自厦门特区的调查报告》[J].南方人口,1998(4).
【17】莫怡文.《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J].台声新视角,2005(7).
【18】孙红玲.《浅谈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2).
【19】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
【20】王涤等著.《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1】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22】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J].管理世界,2000(5).
【23】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2).
【24】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
【25】周拥平.《北京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2).
【26】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9).
【27】张影.《另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浙江电大长兴学院.ppt
- 中国丝弦乐器.ppt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先秦六朝部分).doc
-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doc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电力客户受电工程中间-珠海供电局.doc
- 中国名菜药膳风味.doc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ChineseSNA.ppt
-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举办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江苏省图书馆学会.doc
- 中华饮食文化.ppt
- 中国十大名花.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