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辅导
第八章 嬰幼兒語言的發展與輔導 第一節 語言的意義與功能 一、語言的意義 二、語言的構成要素 (一)語音(phonology) 口說語言的基本單位。聲音是語言最原始的訊號,幼兒約8至13個月大時才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聲音。幼兒必須掌握基本語音及聲調變化,才能發展出正確的發音技巧。 (二)語意(meaning) 語言的意義,包括字、詞和句子所表達的意義。幼兒語意經常發展出過度延伸或延伸不足的現象。 ?過度延伸:使用某字時,除了有標準意義外,還用來解釋其他類似的物體、動作或事件。 ?延伸不足:使用某字時,只限於解釋標準意義中的一部分而已。 (三)語法(grammer) ?語言的結構。如何將字、詞組成有意義句子的規則,包括字詞的順序、時態與數目。 ?幼兒約一歲半左右進入雙字句期,如「餅乾,吃」,出現字的順序,語法的發展才算真正開始。 ?不同語言在語法規則上有極大的差異,幼兒必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練習,才能逐步精熟語言的規則。 (四)語用(pragmatics) ?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有效及適當地使用語言的原則。有效溝通必須同時包括說、聽和社會性的技能,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對聽者說「什麼」,也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說。 ?嬰兒最初幾個月:展現基本的溝通技能。 ?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以各種方式引起成人得注意。當隨著成人的逗弄做出有韻律的回應時,這些反應會鼓勵成人對嬰兒說的更多。 ?二歲左右的幼兒:已能聆聽同伴說的話,並適當得給予回應問題。 ?三歲以上的幼兒:逐步能掌握不同對像、不同情境時的說話技巧。 ?四歲以上的幼兒:能參與討論,並在交談時,能因應聽者的能力及反應調整說話內容。 三、語言的功能 (一)自我中心的語言 1.反覆語(repetition) 2.獨語(monologue) 3.集體獨語(collective monologue) (二)社會性的語言 第二節 嬰幼兒的語言發展 一、語言發展的基礎 聲音不一定就是與言,需要符合兩種標準,一是說話者必須知道自己所用的語言的意思,二是能發出所處社會人們所了解的字音,因此需要透過交替學習的歷程,獲得對語言的了解。 二、語言發展的理論 (一)天賦論(nativism) 語言心理學家杭士基(Chomsky)認為,人類天生有一種類似電腦程式的語言獲取器,他會自動處理所聽到的資料,幫助幼兒了解語言中的字彙和文法,不必刻意教導,就能自然吸收語言。 (二)經驗論(empiricism) 1.操作學習理論(operant learning theory) ?心理學家史金納(Skinner)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 ?環境的安排和控制可以制約幼兒語言的學習,使幼兒建立符合成人期望的語言模式。 2.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心理學家班度拉(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 ?幼兒的語言行為是以照顧者(父母)為楷模,向他們模仿學習而來。所以生長在哪一種語言環境中,幼兒就只能模仿該種語言。 (三)認知論(cognitism) 皮亞傑認為語言是智力的產物,語言反映個人的思考,所以幼兒的認知能力是他語言表現的基礎。 三、語言發展的階段 (一)前語言前(prelinguistic period) ?幼兒自出生至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聲音之前的這段期間稱之為「前語言前」或「準備期」。 ?嬰兒發出的聲音尚不能稱為語言,但在前語言時期,嬰兒的語音發展卻已出現明顯並固定順序的階段。 卡卜林等人(Kaplan Kaplan)即提出嬰兒語音發展的四階段: 1.啼哭(crying) :出生後的頭一個月中 2.咕咕聲(cooing) :約一個月左右開始發出此聲 3.呀語(babbling) :大約從三或四個月開始 4.雛型的語言(patterned speech) :大約自十個月起 (二)語言發展第一期 ?幼兒大約在十至十四個月之間說出第一個字,開始了語言式的說話。只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