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部分第18课时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思想文化课题.ppt

第一篇第四部分第18课时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思想文化课题.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18课时 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 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思想文化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 度的种姓制度 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 文明的发源地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4.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5.西欧城市的兴起 6.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世界各民 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7.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1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古代埃及 (1)产生时间: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 奴隶制小国。 3000 金字塔 (2)统一:约公元前________年,古埃及初步统一。 (3)建筑奇迹:________。 2.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 成文 (1)背景:公元前 3500 年以后,苏美尔人在____________ 南部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 ________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制定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 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________法典。 3.古代印度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 2500 年。 (2)地点:__________流域。 (3)种姓制度: 印度河 等级 刹帝利 ①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形成了严格的 ________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②内容:社会成员分为婆罗门、________、吠舍和首陀罗 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 ③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 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考点2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 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雅典城邦的兴起 共和国 公民 公民大会 (1)公元前 8 世纪,雅典是当时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公元前 6 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________。 2.伯利克里时代 (1)时间: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 (2)民主措施:扩大________的权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 参加最高权力机构________,并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 教育。 全盛 民主政治 (3)影响:雅典达到________,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 ____________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考点3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公元前 8 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 2.公元前 509 年,____________建立。 3.公元前 3 世纪至前 2 世纪,罗马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 ________。 罗马共和国 布匿战争 屋大维 4.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5.公元前 27 年,________开始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 帝国。 考点4、5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西欧城市的兴起 1.大化改新 (1)时间:7 世纪中期。 (2)内容: 中央集权 天皇制 封建社会 ①政治:建立__________的__________封建国家,废除贵 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________过渡的标 志。 2.西欧城市的兴起 (1)兴起:10 世纪,西欧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自治:法国________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 例子。 琅城 资产阶级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 中,市民阶级形成了。从中分化出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 早期____________,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 件。 考点6 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世 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马可·波罗来华 (1)马可·波罗:1275 年,来到元大都。在中国生活了 17 年 后,回到意大利。 马可·波罗行纪 东方 印度人 (2)《__________________》:记述他的东方经历和见闻, 此书在欧洲广为流传,激发了欧洲人对________的憧憬和向往。 2.阿拉伯数字 (1)发明:古代________发明。 阿拉伯人 (2)改造与传播:____________对这一计数法进行了改造。 12 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考点7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1.佛教 (1)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出现地区: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