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祚对梅文鼎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pptVIP

薛凤祚对梅文鼎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薛凤祚对梅文鼎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USTC USTC SSIP Lab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History?of?Science?in?China USTC USTC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History?of?Science?in?China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History?of?Science?in?China 报告人:李亚贺(Li Yahe)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History?of?Science?in?China 薛凤祚对梅文鼎的影响 一、“后学”与“耆宿”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 五、梅文鼎对薛凤祚的评价 六、小结 报告主要内容 一、“后学”与“耆宿” 顺治九年(1652年)前后 顺治十六年(1659年) 康熙三年(1664年) 康熙十四年(1675年) 康熙十九年(1680年) 二人相关大事记 《天步真原》和《天学会通》 对对数的认识 比对《崇祯历书》,似异而实同:“对数之表”。 “以对数立算,愚则以不如直用乘除为正法也” 《比例数解》:“对数之奇,尤在开方,古开方术至三乘方以上,委曲繁重,积晷刻而后成,今用对数,俄顷可得。”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1/2 三角学方面:以三角函数造表法为例 《解八线割圆之根》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2/2 薛凤祚引入的天文学体系 为什么梅氏没有发现? “布算之图”= “借象之图” ≠“实指之图”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1/2 伊斯兰天文学:《三十杂星考》 《恒星纪要》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2/2 梅文鼎对待西学态度的转变 “我欲往从之,所学殊难同,讵忍弃儒先,翻然西说攻。或欲暂学历,论交患不忠。立身天地内,谁能异初终?晚始得君书,昭昭如发蒙。曾不事耶稣,而能彼术穷。乃知问郯者,不坠古人风。安得相追随?面命开其朦。”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1/2 “中西会通” 梅文鼎对薛凤祚会通工作的肯定 “青州薛仪甫凤祚,本之为天学会通又新法中之新法矣” ——梅文鼎,《古今历法通考》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2/2 南王北薛,王高于薛 “北有薛南有王,著述并自成家,可以专行,然北海之书详于法,而无快论以发其趣,剞劂有多草率,人不易读。”——“与潘稼堂书” 五、梅文鼎对薛凤祚的评价 阮元《畴人传》 《四库全书》中《天学会通》一卷提要 梅的评价对后人的影响 对对数的看法有一个转变过程。 并没有读懂《天学会通》中的天文学体系,但注意到了与《崇祯历书》中天文体系的差别。 六、小结1/2 薛凤祚所引入的西学是梅文鼎西方天文历算知识的重要来源。吸收并运用了许多其中的知识,有些在薛氏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方法。 梅文鼎对待西学的态度受到了薛凤祚的影响,肯定了薛凤祚中西会通的工作。 六、小结2/2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李亚贺 liyahe@mail.ustc.edu.cn 2010年6月27日 * * “薛仪甫历学会通亦有三十杂星之考,亦有缺星名者,今余所考则以回历星名同者为证,似比两公为有根本也。” 引《天学会通》、《天文实用》等书中所录恒星数的不同,并加以考订。 * 由于对待西学“工具主义”的态度,他把几何模型的差异看做表面差异,却把常数间的差异看做根本差异。 * USTC USTC SSIP Lab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