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法与学校内法律关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政程序法与学校内法律关系

行政程序法與學校內法律關係 周志宏(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壹、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精神與功能 行政程序法於90年1月1日施行,共八章,一七五條。(與憲法本文條文相同) 一、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 「為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特制定本法。」(第1條) 二、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精神 1.保護人民權益 以程序正義確保實體正義、填補行政的民主控制之漏洞。 2.實踐民主主義 納入國民參與,落實國民主權,淡化行政行為之單方性、高權性 。 三、行政程序法之功能 1.確保行政過程之公正、合法,使實體決定能 具有公正性與合法性。 2.行政過程透明化,提高行政決定之可信賴性, 避免無謂的爭訟、紓解訟源。 3.使行政決定之理由、爭點、程序明確,使相 對人提起行政爭訟時易於保護自己權益。 4.使行政行為具有一般性之共同準則,避免分 歧、凌亂或漫無章法,可以增加行政效率。 貳、 行政程序法之主要原則與內容 一、行政程序法之主要原則 1.以規範公權力行政為原則。(不包括行政機 關從事私經濟行政之行為) 2.以職權進行主義為原則。(第34條,例外第 34條但書) 例外: (1)依法規規定有開始行政程序之義務。 (2)依當事人之申請開始行政程序。 (限於應依申請或得依申請作成行政行為時) 3.以職權調查主義為原則。(第9條、第36條、第37條、第39-43條) 4.確保符合公正與民主程序。 (1)當事人閱覽卷宗之權利(第46條) (2)當事人自身資料更正權(第46條第4項) (3)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權利(第102-106 條、第138條) (4)當事人參與聽證之權利(第54-66條、 第107-109條、第155-156條、第 164條) (5)公示制度(第11條第2-4項、第15條 第3項、第16條第2項、第55條第1項、 第100條第2項、第104條第1項、第 138條) (6)教示制度(第39條、第55條、第96條 第1項、第98-99條、第104條) (7)公務人員之迴避制度(第32-33條) (8)禁止程序外之接觸(第47條) 5.兼顧行政效能。 (1)不要式原則(第35條、第95條第1項、第104條第2項、第106、107條)(例外,第55條第1項、第59條第1項、第64條第1項、第96條、第139條、第140條第1項) (2)迅速原則(第27-30條選定或指定當事人制度、第46條第2項第5款拒絕閱覽卷宗、第51條之申請處理期間、第52條第2項延滯費用之負擔、第62條第2項第6-7款聽證主持人之職權、第97條之不附理由、第103條之不給陳述意見機會) 6.兼顧行政程序與實體法之法理。 (除程序性規定外亦包含有關各類行政行為之實體規定) 二、行政程序法之主要內容 (一)程序規定 1. 第一章總則第二節管轄(11-19) 2. 第一章總則第三節當事人(20-31) 3. 第一章總則第四節迴避(32-33)* 4. 第一章總則第五節程序之開始(34-35) 5. 第一章總則第六節調查事實及證據(36- 43) 6. 第一章總則第七節資訊公開(44-47)* 7. 第一章總則第八節期日期間(48-51) 8. 第一章總則第九節費用(52-53) 9. 第一章總則第十節聽證程序(54-66) 10. 第一章總則第十一節送達(67-91) 11. 第二章第二節陳述意見及聽證(102- 109)* 12. 第八章附則(174-175) (二)實體規定 1.第一章總則第一節法例(1-10) 2.第二章行政處分(92-101,110-134) 3.第三章行政契約(135-149) 4.第四章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150-162) 5.第五章行政計劃(163-164) 6.第六章行政指導(165-167) 7.第七章陳情(168-173) 參、行政程序法與學校內之法 律關係 一、學校亦是行政機關 1.學校亦是行政機關 「本法所稱行政機關,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