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练习 .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练习
一、选择题
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2.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3.“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
A.战国 B.秦朝
C.唐宋 D.明清
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D.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学说 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6.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7.“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是指
A.王守仁 B.朱熹 C.董仲舒 D.陆九渊
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
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9.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10.“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以上思想及活动
A.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11.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1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13.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一棵树生长出来,它的基本特性,在此树前早已存在。所以,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比如马生牛,断无此理。”这段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是
A.“理在事先” B.“发明本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鞍山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 驻马店市2016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有答案).doc
- 驻马店市新蔡县2015-2016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驻马店市新蔡县2015-2016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高 一 政治(必修1)第一、二单元练习.doc
- 高2014级4月月考物理参考答案.doc
- 高2英语上学期月 考试答题卡2016-2017.doc
- 高一下三月月考答题卡.doc
- 高一下三月月考试题.doc
-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练习2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练习2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7课 启蒙运动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第7课 启蒙运动 练习2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练习 .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3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练习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