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8.2碰撞与冲突 课后巩固(人民版必修3).docVIP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8.2碰撞与冲突 课后巩固(人民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8.2碰撞与冲突 课后巩固(人民版必修3).doc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8.2碰撞与冲突 课后巩固(人民版必修3)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巴尔扎克的名言是“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这反映了巴尔扎克的作品风格属 于(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 下列各项与右图同属于一个艺术风格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向日葵》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印象》 3.中俄互相举办文化年的活动,让我们对俄国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底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表现了乐观明朗的情绪 B.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达了对人民痛苦的同情 C.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揭露了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 D.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被称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4.“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灼烧、头戴麦秆草帽的70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 A.《星月夜》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向日葵》 5.借助科技领域的光学成就,渗透光和色的微妙变化,有“光的诗人”之称的画派是( ) A.古典主义美术 B.印象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浪漫主义美术 6.下列名言和现实主义风格直接相关的是( ) ①“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④“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A.①③ B.②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过程中,产生了启蒙主义文学,并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主义理性至上的创作原则,一方面又富于文学作品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内容,它以社会现实为主要题材,描述平民百姓的生活经历和追求,以追求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为目标。 材料二 18 世纪末至19 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浪漫主义文学扬起了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情感,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材料三 19 世纪30 年代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韦勒克《文学理论》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三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并简要归纳这三种文学流派所反映的时代特征。(9分) (2)不同文学流派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材料二 (葛朗台)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    ——巴尔扎克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本名著?作者雨果在世界文坛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分) (2)材料二内容出自巴尔扎克的哪部小说集?这部作品有何特色?(5分) (3)两则材料所代表的文学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特点?(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朴实的人”“长处”及“巴尔扎克”等,可以判断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比较能力。《安娜·卡列尼娜》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A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B属于后期印象主义风格的绘画;D为印象主义风格的绘画。 3.【解析】选D。“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指的是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4.【解析】选B。材料内容注重写实,反映的是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故选B。 5.【解析】选B。印象主义美术的特点就是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6.【解析】选B。①④是雪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