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民国时期的东川铜业(1913-1939) .docVIP

浅析民国时期的东川铜业(1913-1939) .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民国时期的东川铜业(1913-1939) 

浅析民国时期的东川铜业(1913-1939)    东川铜作为重要的铸币原料和主要的铜料来源,长期被清政府视为国家资源,并得到大力开采。清康乾时期,东川铜业达到鼎盛,时至晚清,东川铜业却逐渐衰落。辛亥革命后,原由清政府所拨的办铜款项和各省之协款均停止;与此同时,滇铜京运停止,所产之铜无路可销,致使东川铜矿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云南军政府组建矿业公司,开发铜、铅等矿,这项举措使东川铜业继续得以发展。鉴于东川铜的重要性,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主要是对清代前中期东川铜业发展的分析,至于民国时期东川矿业公司管理下的东川铜业,学界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东川矿业公司经营下的东川铜业虽然没有达到昔日的繁盛,但它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发展,反映了时代特征,具有研究价值。   一   民国初年,东川铜业乃至云南矿业因资金短缺而萎缩,以致利权外流。因此,云南军政府行招商引资之策,以解决云南矿业发展的困境。为了筹集东川铜业发展所需资金,滇政府设立了东川矿业公司,走上了官商合办之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一批民族资本家投资兴办矿业。蔡锷注意到了发展实业对云南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云南矿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于1911年10月31日致电粤都督,要求帮助招商来滇开办实业,以期解决云南矿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又上书北京政府,要求拨款项、派大员督办滇矿,并提到东川铜厂因本绌之故,开采之力既薄,制炼之法不精,故各省铜元不能不仰给与日本。为此,他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拟请仿照前清,设置云南矿务大臣成例,特派大员督办该省矿务,并由国家酌拨基金,一面由滇招集商股,共筹巨资,以厚资本,俾得切实办理”。与此同时,蔡锷还派人远赴南洋招集华侨来开办云南矿业。其募股办法为请资本雄厚的华侨设立资本团,“一面举派代表及技师来滇考查矿业及工商业,一面即招集资本准备开办,惟所集资本不得含有外国人股份在内”,对来滇考察的华侨则“责令地方官严行保护外,并派专员招待,以免困难”,如有华侨来投资,则“以平等之利益”待之,同时,“拟请劝令华侨集资来滇设一动产及不动产抵押银行,以为将来兴办矿产及工商业之援助”。滇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力陈云南矿业的优势,并作出多项对华侨投资滇矿的优惠政策,以期招商之事有所成。可见云南矿业发展已经受到资金短缺的严重影响。为了解决办矿资金的严重不足云南政府设立东川矿业公司,旨在推动东川铜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滇铜京运停止,销路断绝,政府资金和各省协款不复再有,这使本已萧条的东川铜业出现了混乱。在这关键时期,“滇政府乃陆续凑款数万,暂委东川府严其庆原任厂员郑鸾锵接续办理”。由于办矿资金的紧缺,向政府请求拨发铜本的情况时有发生,民国1年(1912)3月,康龄、盛堂致电云南实业司长,“该下收铜需本万急,请速筹发。”四月,康龄、盛堂致电云南军政部、财政司、民政司、实业司,“铜本乏,厂荒甚前。请实业司筹借铜本二万两”。虽然滇政府极力筹集资金,放本收铜,但是“光复以来,革故鼎新,财政尤艰窘异常,其不能复筹此巨资以办矿也明甚”。可见,东川铜业发展急需资金,且政府已无力负担。   东川办铜所需费用甚巨,据民国初年调查:汤丹、落雪、因民和铁厂办铜所需费用计“四十四万余千两”。为了筹集资金,东川铜业走上了广招商资,官商合办的道路。滇绅刘盛堂建议官商合办,设立公司,纯用营业性的办法,吸收商股,自行开采,以图改良。另有李训鋐、陈文翰、任万清、肖棫、唐学曾、张芹、李肇凤、陆济培等人目击东川铜业的颓废,深知政府财力支绌,于是“共同发起,拟招商股三十万元,名称拟为东川矿务股份有限公司”,并提出“东川之矿,乃我军政府之矿,招商集股,因补外省协本之无济,官股不投,似乎政府主权之或亏”。于是请于商股之外,政府投股若干,与商股一同办理,以维护军政府的利益,保护军政府的主权。公司之股本总额定为60万元,以10元为一股,共6万股,官商各占一半。这事得到了实业司吴琨的赞成,同时得到了蔡锷都督的批准,定名为云南东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民国2年(1913)3月27日正式成立。公司资金来源和总额,“官股仅将旧日官办一切银钱货物及房屋器具等照时价估值十五万元,后由商股中退还官股五万元,仅余十万元。继公司章程改定股本为六十万元,但因商股陆续增加至六十五元,连官股十万元,共为七十五万元”。从此,东川铜矿业由东川矿业公司经营,直到民国28年(1939)滇北矿务公司的成立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东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设总部于东川城内,并于省城及汤丹、落雪、因民、铁厂、矿山等处各设一分部。“总经理是黄德润,协理是马启华。下设统计、会计、庶务、文牍、总务、查账、管票、银钱司事、账务司事、出飞据、杂务、勇役等办事员。民国二十年(1931),公司总部迁昆明,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