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
浅谈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 :“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张岂之 :《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 年 11 月 11 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张先生又认为 :“中华文化的连绵不断与史学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同上)在这里,张先生指出了历史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近代,就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人努力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近代史家们为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思想。
文化自信何以有“重建”之说?盖自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向来在文化自信上不成问题,古代的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领导地位。孟子说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这种观念在史学上的表现也很明显,柳诒徵曾指出 :“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上册)中国史便是“世界史”,中国俨然为“世界”之中心。在这种情形下,实际上无所谓“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一种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系统能与中国文化相抗衡。
然而,近代欧洲列强的侵略,在使中国蒙受巨大民族耻辱的同时,也在文化上给中国人敲了一记警钟 :中国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是否优秀?中国文化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一系列问题猛烈地冲击着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灵。近代历史学家们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回答,并试图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
晚清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魏源著《海国图志》,他想要告诉中国人,世界上不仅仅有中国,还有其他文化系统,“其要旨以西人谈西事,言必有稽,因其教以明统纪,征其俗尚而得其情实”(左宗棠 :《重刻〈海国图志〉序》)。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所以梁启超说《海国图志》“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实际上就是说魏源提出了中国文化自信重建的基本路径--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内。在魏源之后,黄遵宪、王韬等史学家发扬了他的思想,都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
20 世纪初,梁启超掀起新史学思潮,倡导“史界革命”。他在《新史学》中批判旧史学道 :“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梁启超 :《新史学》)他指出历史学的作用在于能够凝聚国人的精神,进而向着一种理想而奋斗 :“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梁启超 :《新史学》)梁启超所倡导的新史学,归根到底是要启发民智,激发爱国心,创造崭新的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改变中国落后的地位。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史学的发展更加灿烂夺目。胡适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 :《新思潮的意义》)的十六字纲领,并指出新思潮的意义 :“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 ;在积极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胡适 :《新思潮的意义》)胡适的主张,成为后来整理国故运动的滥觞,而顾颉刚所领导的古史辨运动,则将胡适的主张付诸实践,他提出 :“民族的光荣不在过去而在将来。我们要使古人只成为古人而不成为现代的领导者 ;要使古史只成为古史而不成为现代的伦理教条 ;要使古书只成为古书而不成为现代的煌煌法典。这固是个大破坏,但非有此破坏,我们的民族不能得到一条生路。”(顾颉刚 :《〈古史辨〉第四册序》)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实际上蕴含着对新文化的建设,其最终目的是要为民族复兴开出一条新路。胡适、顾颉刚等史学家,主张继承传统文化中科学理性的精神--宋代学者的怀疑精神和清代学者的实证精神--对传统文化中迷信落后的成分进行批判,从而建立中国的新文化,进而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
同样是在五四时期,柳诒徵等学者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反思,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向心力中探讨其在文化自信重建中的作用。他在1919 年著《中国文化史》中直言:“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者何在?此学者所首应致疑者也。吾书即为答此疑问而作。”柳诒徵研究文化史,侧重于探讨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他把中国文化史分为三期 :汉以前为独立发展期,东汉至明末为中印文化融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