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节 两极地区 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环境 两极地区 1、范围与组成: ⑴南极地区:一般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周围的海洋; ⑵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陆地和岛屿环绕,格陵兰为世界最大的岛屿。 2、地理位置 ⑴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纬度高) ●跨经度广 ●周围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结合三大洋的分界线进行定位) 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环境 两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纬度高) ●跨经度广; ●周围被亚洲、北美洲、欧洲所环绕; 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⑵北极地区: 分别是南半球、北半球各大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在未来交通上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环境 两极地区 ⑴南极地区: ①地形: 3、地形与气候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大陆几乎全为冰雪覆盖,冰层达2000多米,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②气候特点: 酷寒(大部年均温—30℃)、 烈风(多风暴)、 干燥(年均降水量60mm); 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环境 两极地区 ⑵北极地区: ①主要为北冰洋; ②气候特点:寒冷,北冰洋大部分常年冰冻; ⑶两极地区气温差异及原因 ①结论:南极地区是全球的寒极,年均温比北极地区更低; ②成因: 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 Ⅱ海陆分布: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降温幅度大; Ⅲ海拔: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海拔高气温低; Ⅳ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对太阳光反射强,吸热率低。 Ⅴ洋流的影响:南极大陆周围有寒流影响,北冰洋一定程度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自然环境与资源—自然资源 两极地区 1、南极地区: ●矿产:铁矿、煤炭; ●海洋生物众多——企鹅、鲸、磷虾等,分布于陆地边缘和周围海域。 ●其它:固体淡水水库。 2、北极地区: ●矿产:石油和天然气(北冰洋大陆架)、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沿岸地区及沿岸岛屿); ●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象、海豹、鲸等; 极地考察—极地探险与科考 两极地区 特殊的自然环境——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科考站: 1、科考的有利环境 ⑴目前,南极地区有28个国家建立科考站,北极地区也有数百个考察站。 ⑵我国: 南极洲:长城站(62°13′S,58°58′W)—乔治王岛、中山站(69°22′S,76°27′E)—南极大陆、昆仑站(80°22′S,77°21′11″E)—冰穹A点、 泰山站(73°51′S,76°58′E) 北极地区:黄河站 极地保护—保护极地环境 两极地区 ①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消融,氟氯烃使极地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等; ②极地探险及科学考察也使极地遭受破坏的危险; 2、保护措施 1、极地环境的变化: ①《南极条约》: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核爆炸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对南极领土的要求等。 还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②“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协议。 知识小结—南北极环境特征比较 两极地区 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海陆位置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 地表状况 60 %以上为海洋 绝大部分为陆地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昼,11—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 4—11月为极夜,11—次年4月为极昼,夜时长于昼时 知识小结—南北极环境特征比较 两极地区 地 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气候类型及特征 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夏短温,降水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大风、干燥 自然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 煤、铁、各种金属矿等 生物资源 植物:苔藓、地衣等 动物:北极熊、驯鹿等 主要动物有企鹅、鲸、磷虾等 知识小结—课堂反馈 两极地区 ⑴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⑵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近的大陆地区是: A、北美大陆 B、亚洲大陆 C、欧洲大陆 D、非洲大陆 【练习】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 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B C 知识小结—课堂反馈 两极地区 ⑷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编大学语文(周玲玉)课件—第3章:小说.pptx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