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要求”“不苛求”或许能让孩子更成功.docVIP

“低要求”“不苛求”或许能让孩子更成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要求”“不苛求”或许能让孩子更成功.doc

“低要求”“不苛求”或许能让孩子更成功   很多家长为让孩子早日成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生怕自己一旦放松要求,孩子就会坐着滑滑梯下来。其实,这种教育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严苛地要求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对成才不利。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一点心理学知识,掌握好下面两个“效应”,对孩子低要求、不严苛,可能更利于孩子的发展与成才。   “登门槛效应”:   先提一个较低要求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过高、过难的任务,因为这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获得成功。相反,人们乐于接受一些难度较低、容易完成的任务。奇妙的是,在完成较容易的任务之后,人们就能慢慢接受较难的挑战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登门槛效应”。   国外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人的积极性不仅来源于他所要实现的目标的价值,更取决于实现目标的概率。也就是说,他越是认为完成某件事情的概率大,就越容易完成某种事情。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在为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时,如果把目标设置得高一些,那么即便孩子暂时实现不了目标,那也不会离目标太远。具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常常不切实际地把孩子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设得很高。事实上,如果学习目标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就很可能导致孩子不断冲击目标却不断失败的结果。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也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经验传授:让他先赶上前一名   明明上初二时,一天回家后他低头不语。妈妈看到后问其原因,原来明明的语文考试只考了70分。妈妈没有大发雷霆,而是问明明:“你前一名的同学考了多少分?”“72分。”明明小声地回答。“儿子,别灰心,咱下次考试的时候争取超过他,好吗?”妈妈试探着问。这时,明明毫不犹豫地说:“行!”明明想,区区2分,我肯定能赶上!   从此以后,明明果真下了功夫,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问题就问老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再考试的时候明明的语文考了83分,远远超过妈妈当初给他定的标准――超过前面的那个同学。结果,通过妈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功跨过了这道“门槛”,还给了妈妈一个惊喜。   一学年很快过去,上了初三的明明已经和初二时完全不一样了。妈妈表扬并充分肯定了他的进步,并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不断鼓励他。初中毕业时,明明以优异的成绩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可见,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充分运用“登门槛效应”――先对孩子提出一个较低的要求,等他按要求做到了,马上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这样,既能使孩子享受奋发向上所带来的巨大快乐,也能在成绩的稳步提高中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注意事项:   1.目标要留有余地。家长在给孩子制订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把目标制订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孩子这次考试考了40分,你强求孩子下次考90分是不现实的。目标设定得低一些,让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轻松达到,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一道道“门槛”,然后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有的家长喜欢用最优秀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们不妨跟孩子说,不要跟别人比,只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进步了就是胜利,那么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相反,如果你总拿孩子去跟比他优秀很多的同学比较,孩子会越比越没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而容易滋生出“反正我不如别人”的心理,从而破罐子破摔。   3.让孩子参与目标的确定。在确定目标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的奋斗欲望,使其发现自身的价值。如果实现了目标,孩子会有自豪感;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孩子则会自觉地分析原因,想办法补救。   小贴士:   考试的时候,可以传授孩子这样的经验:先解答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这样会产生“旗开得胜”“势在必得”的心理,从而促使思维及时进入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取得好成绩。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做难题,结果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容易导致信心的丧失,让本来可以轻松解答的题目也变得棘手起来。   “第十名效应”:   不要对成绩过于苛求   什么是“第十名效应”   1989年,杭州市天长小学的周武老师受邀参加了一次往届毕业生的聚会。聚会中,他暗自吃惊:那些担任教授、经理的学生,小学时学习并不十分出色;而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现在却表现平平。   这个现象引起了周武的好奇,他开始关注学校毕业班的学生。经过10年时间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他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生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