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南粤先贤馆建筑创作思想及意象营造
简述南粤先贤馆建筑创作思想及意象营造
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将“气韵生动”作为统摄中国画的六法之首,成为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准。“气韵”一词的内涵较为抽象也是学术的争论焦点,笔者认为气韵指事物由内在属性所展现出的气象、意韵和情态。易曰: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气韵为事物内在属性的体现,而感知气韵则为内在心理感知的范畴。建筑之精神气韵,隐藏在形器的背后,而为心灵感知。在南粤先贤馆设计中,作者将 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美学内涵运用于建筑创作中,以宽融的设计笔法打破专业间的界域,使“建筑与园林” “行为情景体验”的话题融汇一体。
1 先贤馆与五仙观--气韵相和、和而不同
1.1 设计背景
五仙观位于广州越秀区惠福北路,别称五羊仙观,1983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别名羊城、穗城,即源于“五羊赠穗”的神话传说,其在历代史料中多有记载。而五仙馆即是祭祀五羊的宗祠,内有岭南第一楼之称的禁钟楼,以及通明阁、古牌坊等诸多古建筑,经历代的重修、迁建,成为广州城五羊文化的发源地和守护神庙。先贤馆紧邻五仙馆,由于五仙馆内展示面积局促,籍于五仙观周边区域整体环境塑造,五仙馆内展示面积局促,政府决定开展南粤先贤馆一期工程,作为五仙观展区的补充,以展示曾为广州做出杰出贡献的五十六位先贤。
1.2 建筑创作的意象营造--气韵生动,虚实相生
因先贤馆毗邻五仙观,建筑整体布局结合五仙观已有格局,呈纵势逶迤而布。新建筑无论从布局,还是整体风貌上注重于五仙观建筑的气韵相和,在此基础上追求时代的气息和印记,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从平面布局看,新建筑以入口广场为起点,经过弧形拱桥进入前厅,轴线上依次是中庭展厅,红砂岩庭院,流动展厅及中庭,最后是尾部的广场,形成三进三庭院的院落格局。建筑每一进都与五仙观相应和,如:先贤观入口后退于五仙观,留出大面积的广场,呈现低调的姿态而突出五仙观的主位。中部区域设计了下沉庭院,以迎合大体量的五仙观建筑望钟楼,而先贤馆尾部以展厅延伸出以弥补五仙观的尾部广场,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为更好地与历史建筑群协调,先贤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地面上保持一层的高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库存与办公的功能问题。屋顶设计取山体的意象,采用坡屋顶多种形式组合,营造出节奏连绵,起伏错落的屋顶天际线,与五仙观的建筑天际线相契合。屋面瓦采用与五仙观相同的琉璃绿瓦,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当越秀区周边场地为密集高楼所覆盖时候,整个片区营造出一片绿瓦覆盖的古建筑群落,为核心区域有机地增添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特色。俯瞰两个建筑群落的衔接,可感受到从历史至当代的信息脉络和演绎进程。
2 建筑与园林的融合--气韵贯通与气息流转
从整个规划场地看,五仙观用地面积为9000m2,绿化面积接近30%。先贤馆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394m2,容积率1.3,园林面积达到50%以上(含广场)。从总规划图综合看两个建筑群落,园林几乎覆盖了场地内外三分之二的面积,从这一角度看建筑场所完全被园林围合渗透,整个场所就像一片大园林,而建筑成为主体构筑景观元素。
2.1 九庭院的气韵贯通
建筑中有主要庭院四个,每个庭院设计各具特色。入口左侧为:三角下沉庭院,庭院下沉至负一层,主立面设计了高6m,长20m有余的黑色石材水景幕墙,石材取粗面拉丝纹理形成漫流迭水、润物清音的韵致。三角水池中错落有致地点缀以湖石假山,构成富有中国画意的山水庭院;入口展厅的中庭,设计运用松柏、怪石、坡地草坪,营造粗砺浑厚、古韵沧桑的传统园林;二进庭院是处于场地中心的红砂岩庭院,在挖掘中发现古代坡山古渡口的红砂岩古迹,作为历史地理特征的见证,设计采取“保护为主,减少人工”的原则,以卵石铺贴地面形成水流的意蕴,岩石墙面设置种植槽,完成墙面绿化植物覆盖,打造古朴有历史追忆的场所。三进展厅的中庭,中心区以钢化玻璃形成地下采光口,表面覆以山石盆栽营造简远古拙的意象。四主庭院与旁边五仙观园林衔接,融入历史环境中。
四个主庭院以走廊和过道连接,而过道两侧附带着四个对称布置的、橱窗布景式的竹庭。每个庭院形态迥异而自然过渡,竹庭院狭长侧立于过道旁,营造出雅致清新,开敞明朗的过道氛围。最后一庭院以阶梯空间的形式出现于建筑尾部,成为地下层至地面的过道空间。四大主庭院与四小庭院通过连廊衔接贯通,使建筑厅堂与庭院气息贯通,建筑尾部设计阶梯式空间以收住全园气息,完成气息从前厅入口进,后厅尾部收七成转的流转序列。
2.2 室内室外、地下与地上的气息贯通
空间设计横向看达到室内与室外空间的气息融合,纵向看完成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气息贯通。如在E视点属于室外街道,在建筑外侧面玻璃皆为镜面玻璃,而唯独在E点侧入口处,作者有意将门扇玻璃设计为透光玻璃,这样街道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