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视“IP”视阈下的传统文学经典改写.docVIP

谈影视“IP”视阈下的传统文学经典改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影视“IP”视阈下的传统文学经典改写

谈影视“IP”视阈下的传统文学经典改写   当今社会,“IP”是个时髦概念,从本义上来说,它是指知识产权( interllectual property)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指由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原创文学的版权。具体做法是将在各网络文学平台上的知名作品购买版权,加入经营开发和全版本运营,从而改编成电视剧或者开发成游戏,或者相反,由游戏开发成影视剧等等。2014 年全年网络剧突破100 部,单剧最高播放量已经接近10 亿次,2015 年,“IP”剧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从《何以笙箫默》《盗墓笔记》到《花千骨》以及近来众口并提的《琅琊榜》,井喷的势头依然未减。在这些沸点的背后,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有的作品胡编乱写,粗制滥造,逻辑缺乏严谨,存在道德缺陷、审美低俗等弊端,很多艺术家都对当前文艺存在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浮躁”问题十分担忧。在这种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选取那些“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传统文学经典,将中国精神作为灵魂,在道德、审美两方面加以管控和引导,才是影视业良性发展的方向。   一   IP 剧大行其道,反映出当前原创的萎缩、好剧本的匮乏。近年来,经典文学作品被过度消费,四大名著、金庸作品、琼瑶作品、红色经典等都经历过不断被翻拍的命运。当影视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网络小说、游戏中寻找现成的题材成为“捷径”,但这种过于功利性的做法,往往使得作品本身不具备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学韵味。2015 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 55亿的票房成功刷新了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单,成为迄今在国内及海外销售成绩最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高票房和高口碑证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也可以是大IP。因为其中包含最高级的文学意境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传统文学经典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古典文学名著,如神魔小说《西游记》,其思想内涵的多元化与奇趣的艺术魅力使它一度活跃在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中。既有《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金箍棒》,更有火热的电影《大圣归来》,尤其是后者,讲述了孙猴子从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失意到再次成为大圣荣耀归来的故事,角度新颖独特且有普世性,抓住了人性中的共通点,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2016 年,这部传统文学经典又被再度创作,大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大唐玄奘》都在陆续上映。二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1987 年,张艺谋将其拍摄成电影,获奖无数; 2014年,郑晓龙导演了电视剧版《红高粱》,该剧以九儿为主线,新增了多个角色和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三是红色文学经典,如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曾被改编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多处唱段成为经典。2014 年,徐克执导电影3D 版《智取威虎山》,用现代电影科技手段再现当年峥嵘岁月。   不只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可以进行多形式的开发与改编,中国传统诗词也具有IP 属性,尤其是那些带有典故的凄美爱情作品。《洛神赋》本为建安诗人曹植的一篇著名赋作,在作者与洛灵宓妃的爱情悲剧中充斥着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因曹植的悲剧命运导致作品解读中一直流行着“感甄说”,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亦采用了将洛神暗指甄妃的观点( 图中洛神所梳灵蛇髻据说为甄妃所创) ,虽然这种说法一直以来不断的有学者加以反对,但因此赋作容易带给读者强大的情感共鸣,自唐代以来,就有大量的诗歌、书法、绘画作品来歌颂曹植与甄氏的爱情,时至今日,既有香港TVB 出品的蔡少芬主演的《洛神赋》,又有华策影视、浙江崇远联合出品的古装创意剧《新洛神》。其他如歌曲《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本为清初纳兰性德词作,经由著名歌手( 陈奕迅、冯翰铭) 演绎后成为流行歌曲;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本为晚唐温庭筠名作,后成为热剧《甄嬛传》的插曲,一度传唱大江南北。如 果进行仔细归纳,就会发现这些具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传统文学经典本身是有共同点的: 从情感上来说,这些作品已经沁入到国人的集体记忆中,所以很容易能够产生移情的作用。如果再加上天才作家充满智慧的改编,就成为了“吸引人性的两个方面--智慧和情感”的好故事。这些好故事和那些漫画、戏曲、歌剧、音乐、舞蹈等,“都可以归入文学经典的正面范畴”。   二   传统文学经典一直存在改写( 编) 的现象,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甚至声称: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纪传文学被改编成戏剧或小说,如《左传》中“晋赵盾弑其君”的故事被纪君祥改编成《赵氏孤儿》,刘向《列女传》中的《鲁秋洁妇》被石君宝改编成元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更别提经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根据传记或传说累积而成。中国传统文学中与电影和电视最为密切相关的讲故事的媒体为小说和戏剧。小说的神奇之处在于戏剧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