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文学北宋词
宋代文学5 北宋词 宋词兴盛的社会原因P11 1商业繁荣, 2士风放纵, 3社会需求 北宋前期词的演变过程P33 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晏殊《珠玉词》清丽淡雅,“情中有思”,如《浣溪沙》。被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欧阳修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 2开拓词境:范仲淹的《渔家傲》沉郁苍凉,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张先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他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王安石词颇具开创性。如《桂枝香·金陵怀古》,标志着词风向诗风靠拢。 3柳永词的新变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6)[郁四P124,118]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张先有名句云:娇柔懒起,帘坠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云破月来花弄影。时称“张三影”。其词含蓄雅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正如清末词家陈廷焯云:“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白雨斋词话》卷一)。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 。 柳永词的新变P39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2市民情调, 3俚俗语言, 4铺叙与白描, 5羁旅之感, 6影响深远。 (面对柳词的策略调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9)[郁四P116,109]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孙光宪《北梦琐言》: 唐路侍中严,风貌之美为世所闻。镇成都日,委执政于孔目吏边咸,日以妓乐自随,宴于江津。都人士女怀掷果之羡,虽卫玠、潘岳不足为比。善巾裹,蜀人见必效之。后乃翦纱巾之脚以异于众也。闾巷有袨(xuàn)服修容者,人必讥之曰:“尔非路侍中耶?”尝过鬻豚之肆,见侩豕者谓屠者曰:“此豚端正,路侍中不如。”用之比方,良可笑也。以官妓行云等十人侍宴。移镇渚宫日,于合江亭离筵赠行云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江南岸”,至今播于倡楼也。 苏轼以诗为词P80 1“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2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3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4苏轼词中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豪放的新风格。 苏门四学士、六君子P82 苏轼在当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晏几道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不第以绮语称矣”。可见,其一生落拓,未能大富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晏几(jī)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拚,后来写作“拼”,也可以读作pīn。《汉语大词典》已标音为pīn,又读pàn。《现代汉语词典》依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