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醉翁亭记〉补充讲义20130225-东海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doc

第三课〈醉翁亭记〉补充讲义20130225-东海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醉翁亭记〉补充讲义20130225-东海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

第三課 醉翁亭記 歐陽脩 一、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人 物 字 號、又稱 諡號 作 品 思 想 特 色 韓 愈 退之 韓昌黎 文 昌黎先生集 文以載道 排斥佛老 雄渾如海,筆力遒勁 柳宗元 子厚 柳河東 柳柳州 柳河東集 博涉諸子之學 不排斥佛老 雄深雅健,俊潔精奇 寓言作品,勇於創新 山水遊記,文筆清麗 歐陽脩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忠 歐陽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 新唐書 明道致用 獎掖後進 散文:說理平易、抒情委婉 詩詞:清新婉約,語近情深 曾 鞏 子固 南豐先生 文定 元豐類稿 為文本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氣勢縱橫,跌宕多姿筆法精警,長於議論 二、岳陽樓記VS醉翁亭記之比較 篇 目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朝 代 北宋 北宋 作 者 范仲淹 歐陽脩 學 派 唐宋古文八大家 創作背景 貶知鄧州,應滕宗諒之請而作 貶謫滁州 寓 意 抒發「先憂後樂」之仁 寫山水之美、遊宴之樂、與民同樂 主 線 謫 樂 結 構 先敘後議。由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組成 先記建亭之由來,再寫亭中所見之景,繼之抒遊亭之樂,最後寫宴遊後之感。層層遞進,帶出與民同樂 三、蘇軾臧否人物 1.王維: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2.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3.元稹、白居易:元輕白俗。 4.孟郊、賈島:郊寒島瘦。 5.歐陽脩:論大道似韓愈,記事似司馬遷,論事似陸贄,詩賦似李白。(陳師道譽歐陽脩:善敘事,不用故事陳言而文益高。) 四、字義比較   字 形 字 義 詞 例 1. 負 背負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柳宗元?蝜蝂傳) 卬其首「負」之(柳宗元?蝜蝂傳) 負擔、背上之物 人或憐之,為去其「負」(柳宗元?蝜蝂傳) 違背 忘恩「負」義 虧待 尚書固「負」若屬耶(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2. 謂 稱說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為、是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 3. 發 打開、開 「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藍鼎元?紀水沙連) 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之(沈括?夢溪筆談?隕星) 發起,發動侵略戰爭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孟子告子下) 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啟發,開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備禮前往祝賀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禮記) 開倉濟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孟子?梁惠王上) 挖掘 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沈括?隕星) 開放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歐陽脩?醉翁亭記) 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押解 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全祖望?梅花嶺記) 發生、演奏 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方孝孺?指喻) 名妓閒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張岱?西湖七月半)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方孝孺?指喻) 打發 已是家裡把屠戶送來的幾千錢打「發」他們去了(范進中舉) 發遣解送 「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范進中舉) 出發、啟程 主人忘歸客不「發」(白居易?琶琵行) 4. 輒 往往、時常 朱林以下,「輒」啟兵戎 史公鳯廬道奉檄守禦,毎有警,「輒」數月不就寢(方苞?左忠毅公佚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陶潛?五柳先生傳) 就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歐陽脩?醉翁亭記) 5. 秀 開花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 秀麗 而不媚,清而不寒(劉鶚?明湖居聽書) 6. 景 景致 月「景」尤不可言 以敧為美,正則無「景」(龔自珍?病梅館記) 景色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境況 晚「景」淒涼、好「景」不常 仰慕 令人「景」仰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李白?與韓荊州書) (偉)大 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連橫?台灣通史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 日光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陶潛?歸去來辭) 影(一ㄥˇ)子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景色 「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