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天然药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班级: 药学专业 授课人:
章节: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萜类结构类型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 挥发油
【目标要求】
1.掌握挥发油的定义、化学组成和性质。
2.掌握挥发油提取分离的方法及原理。
3.了解挥发油的鉴定。
【重点难点】
重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
难点: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教学内容】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自学)
第二节 萜类结构类型及其重要化合物(自学)
第三节 挥发油
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种子植物中,尤其是芳香植物中。
一、挥发油的组成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以及他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酸、酚、醚、酯、内酯等。此外,有少数挥发油中还存在一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以及他们的含氧衍生物,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成分。
(二)芳香族化合物
(三)脂肪族化合物
(四)其他类化合物
二、挥发油的性质
(一)性状
1.颜色与状态 无色或微带淡黄色的油状液体,少数有颜色。挥发油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称为“脑”,滤除脑的油称为“脱脑油”。
2.气味 大多数具有浓烈的香气和辛辣味,少数有其他特殊的气味。挥发油的气味,往往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或鉴别的重要依据。
3.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
(二)溶解度
挥发油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三)物理常数
沸点:一般常压下在70~300℃之间;
比重: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相对密度在0.85~1.065之间;
比旋度: +97o~-117o范围之内;
折光率: 1.43~1.61之间。
(四)稳定性
不稳定。
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低温保存。
三、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1.水蒸气蒸馏法 是从中草药中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①共水蒸馏法
②水蒸气蒸馏法
2.油脂吸收法
3.溶剂提取法 药材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等回流提取或冷浸,提取液低温蒸去溶剂即得浸膏。
4.冷压法 适用于挥发油含量较高的新鲜药材。
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质量等优点。
(二)分离
1.冷冻法 也称为冷冻法或冷藏法。
2.分馏法 按温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段
低沸程流程:(35~70℃/1.333kPa)为单萜类化合物;
中沸程流程:(70~100℃/1.333kPa)为单萜含氧化合物,包括醛、酮、醇、酚和酯等
高沸程流程:(100~140℃/1.333kPa)为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和薁类化合物。
3.化学分离法 根据挥发油各组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基的不同,用化学法进行处理,使各成分达到分离的目的。
(1)碱性成分的分离
(2)酚、酸性成分的分离
(3)羰基化合物的分离
1)亚硫酸氢钠法
2)吉拉德试剂法
(4)醇类的分离
(5)其他成分的分离
1)挥发油中酯类 分馏与色谱分离法。
2)萜醚
3)萜烃可利用其不饱和双键与溴,盐酸或氢溴酸等生成加成物析出结晶。
4)薁类 可用60%~65%磷酸或硫酸提取
4.色谱分离法
四、挥发油的鉴定
(一)一般检查(油斑试验)
(二)物理常数的测定
(三)化学常数的测定
1.酸值
2.酯值
3.皂化值
(四)功能基的鉴定
1.酚类
2.羰基化合物
3.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
4.内酯类化合物
(五)色谱检识
1.薄层色谱
常用的显色剂有:
(1)2%高锰酸钾水溶液:如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不饱和化合物。
(2)2.4-二硝基苯肼试剂:如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醛或酮类化合物。
(3)异羟肟酸铁试剂:如斑点显淡红色,可能是酯或内酯类化合物。
(4)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酚性物质。
(5)3%邻联二茴香胺-冰乙酸溶液:醛或酮类化合物显各种颜色。
(6)硝酸铈铵试剂:在黄色背景上显棕色斑点表明含有醇类化合物。
(7)对-二甲氨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