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商法-山东大学
三、近代——国家制定海商法时期 进入近代,欧洲的海商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世界海运发达国家为了适应航海贸易的需要,根据较为通行的习惯法,相继制定了本国的海商法。最有代表性的是1681年法国路易十四王制定的《海事条例》(Ordonnance de la Marine),它后来成为1807年《法国商典法》中海商篇的基本内容,并对他国海商法的制定有着重大影响。 随着航海贸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机动船舶的普遍使用,使得海上运输越来越国际化,而随着各国航运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海事立法却越来越国内化,从而导致了各国海商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统一,并形成了不同的海商法体系 四、现代——海商法国际统一化时期 随着海商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促使国际海商法从国际法中分立出来。鉴于海商法的特殊性和国际统一的要求,1897年在国际法学会中成立了国际海事委员会(Comité Maritime InternationalCMI) 该委员会成立后,为海商法在国际上的统一先后制定了《1910年碰撞公约》,《1910年救助公约》,《1924年海牙规则》,《192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后经1950年、1974年、1990年及2004年四次修改)以及《1968年维斯比规则》等。 1948年联合国国际海运会议上决定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现称国际海事组织(IMO) 五、当代海商法的发展趋势 (一)海事法律冲突的范围逐渐缩小,海商法进一步出现国际统一的趋势 (二)船方责任在加重,海商法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海商法公法化,受公法制约的趋势 (四)船员立法由单纯的福利型立法向资格型和福利型并重的立法模式转变 (五)海商法的特殊性在弱化 1、1978年《汉堡规则》参见《汉堡规则》第5条 (汉堡规则) 2008年《鹿特丹规则》 2、共同海损制度随着其范围的逐渐缩小,已明显地呈现消亡的趋势 3、海难救助的“无效果,无报酬”原则,自油污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产生之后,受到挑战 4、责任限制限额的不断提高,使责任限制制度的作用在减弱 第五节 中国海商法的制定 1992年11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历时4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吸收“众法之长”而形成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一、1951年至1963年——第一阶段 二、1964年至1980年——第二阶段 三、1981年至1989年——第三阶段 四、1989年至1992年——第四阶段 第六节 中国海商法的特点 一、专业性 海商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专业性具体体现在航海技术和航运业务两个方面 二、特殊性 前面提到的船舶优先权、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等法律制度,大多是海上运输所特有的。海商法之所以具有特殊性,是因为这些特殊的法律制度不是建立在普遍适用的民事法律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海上特殊风险,为适应这种风险的特殊要求,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法律制度 三、涉外性 (1)海商法调整的关系大多数是涉外关系或者具有涉外因素的关系,即同一法律事实可能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人或自然人; (2)海商法的表现形式除了国内法之外,还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航运惯例; (3)海商法的效力范围,可及于本国海域的外国船舶,外国海域的本国船舶,甚至外国海域的外国船舶,而且我国《海商法》中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其承运人的责任基础只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而不适用于本国沿海和内河的货物运输 四、中国《海商法》的自身特点 (一)《海商法》内容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海商法》的合理性问题 2.《海商法》的稳定性问题 3.《海商法》的明确性问题 (二)《海商法》规范与国际海运条约或航运惯例接轨 (三)《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第七节 中国海商法的修改 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海事立法再度活跃 二、与《海商法》相关的国内立法相继出台 《海商法》作为调整某一领域特定社会关系的特别法,应当与一般法之间相互协调。 也就是说:一般法应当规定适用于某一领域所有社会关系的带有普遍性的原则性规定,特别法应当针对其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作出适用于该种特定社会关系的具体性规定。作为法的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 三、《海商法》自身有待完善 1《海商法》制定之时,某些条件尚不成熟的立法内容,由于情势的变化而变得成熟起来,并且成为必要。 2由于受《海商法》起草、论证的局限,对一些问题的考虑不够周延。比如,《海商法》没有规定船舶或者船载货物造成沿海水域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3由于当时国内缺乏广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