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 第一节 细胞的选择 优良的产酶细胞应具备的条件 1. 繁殖快,产酶量高,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2. 能在便宜的底物上良好生长。 3. 产酶性能稳定,菌株不易退化,不易受噬菌体侵袭。 4. 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 5. 不是致病菌及产生有毒物质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微生物,才能确保酶生产和应用的安全。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第二节 培养基的配制 一、培养基的基本组分 微生物细胞物质中灰分元素含量的百分比 第三节 产酶工艺条件及其调节控制 一、细胞活化与扩大培养 二、pH调节 三、温度的调节控制 五、溶解氧的调节控制 第四节 微生物发酵产酶 一、微生物产酶的方式及特点 二、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三、酶发酵动力学 (二)各种酶生物合成模式的特点 第五节 动、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一、动植物细胞的特点 二、植物细胞发酵 (二)植物发酵产酶的工艺条件控制 三、动物细胞的发酵 动物细胞连续培养 几种生物的 游离水含量 人体:60% 海蛰:96% 微生物 孢子 营养体 霉菌孢子:~39% 细菌芽孢: 皮层:~70% 核心:极低 细菌:~80% 酵母:~75% 霉菌:~85% ◆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 结合水和游离水. ◆不同细胞及不同细胞结构中游离水的含量有较大差别: 三、植物细胞培养基 需要大量无机盐:P、S、N、K、Na、Ca、Mg、Mn、Zn、Co、Mo、Cu、B、I… 需要多种维生素和植物生长激素 氮源一般为无机氮 碳源一般为葡萄糖 四、动物细胞培养基 氨基酸 维生素 无机盐 葡萄糖 激素 生长因子 P44 表3-7 P45 图3-1 细胞活化:保藏细胞在使用之前必须接种于新鲜的斜面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以恢复细胞的生命活力,这就叫细胞的活化。 种子培养基:用于细胞扩大培养的培养基。 氮源丰富 碳源少 温度、pH、溶解氧 接种量:1—10% 1.细胞发酵产酶的最适pH与生长最适pH值往往不同,通常接近于该酶反应的最适pH。 2.有些细胞可以同时产生多种酶,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往往可以改变各种酶之间的产量比例。 3.培养基的pH在细胞生长繁殖和代谢物产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 1.细胞发酵产酶的最适温度与最适生长温度有所不同,而且往往低于最适生长温度。 2.有些酶的发酵生产,要在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调节溶解氧的方法: (1)调节通气量 (2)调节氧的分压 (3)调节气液接触时间 (4)调节气液接触面积 (5)改变培养基的性质 1.固体培养发酵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麸曲中酶浓度较高、适合霉菌培养发酵 缺点:劳动强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 2.液体深层发酵 3.固定化细胞 4.固定化原生质体 1.添加诱导物 酶的作用底物 酶的反应产物 酶的底物类似物 2.控制阻遏物的浓度 3.添加表面活性剂 4.添加产酶促进剂 (一)酶生物合成模式 P52 图3-2 P52 图3-3 1.同步合成型 例:单宁诱导米曲霉合成单宁酶 1.生物合成可以诱导,但不受分解代谢阻遏物和反应产物阻遏。 2.酶所对应的mRNA很不稳定。 特点: P53 图3-4 2. 延续合成型 例:果胶诱导黑曲霉合成聚半乳糖酸酶 1.生物合成可以诱导,但不受分解代谢阻遏物和反应产物阻遏。 2.酶所对应的mRNA很稳定。 特点: P54 图3-5 3.中期合成型 例:枯草杆菌合成碱性磷酸酶 1.生物合成受反馈抑制。 2.酶所对应的mRNA不稳定。 特点: P54 图3-6 4. 滞后合成型 1.酶在对数期不合成。 2.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 例:黑曲霉合成酸性蛋白酶 特点: 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酶 色素、香精、药物、酶、次级代谢产物 醇类、有机酸、氨基酸、抗生素、酶、核苷酸 主要产物 敏感 敏感 大多数不敏感 对剪切力 复杂 简单 简单 营养要求 〉15 〉12 0.3~6 倍增时间 10~100 20~300 1~10 细胞大小/μm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1.产率高 2. 周期短 3.易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4. 产品质量高 (一)植物细胞发酵特点 * 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控制,利用细胞(包括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要的酶的技术过程,称为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 一、微生物 细菌(bacteria) 放线菌(actinomycetes) 霉菌(fungi) 酵母(yeast) …… 细胞成杆状,(0.7~0.8)μm*(2~3) μm,单个,无荚膜,周生鞭毛,运动,G+,菌落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带黄色。 α-淀粉酶 蛋白酶 β-葡聚糖酶 碱性磷酸酶等 代表菌种:AS1.398 产酶种类: 细胞成杆状,0.5μm*(1~3) μm,无芽孢,G-,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