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敦煌艺术宝窟
敦煌 六年五班 指導老師:王晨峰 學生:呂祥熙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 壹、研究動機 自從我接觸到佛教,就很想深入去瞭解佛教的藝術和價值觀,「敦煌石窟」就是一個佛教藝術的代表,所以我才會想探索敦煌石窟的歷史背景和藝術之美,敦煌的藝術是多麼的深奧,我想,多數人並不會對敦煌石窟產生興趣,敦煌石窟給了我一種莫名的感覺,讓我深深的喜歡它,為了能對敦煌石窟有更深的瞭解,希望藉由這次特殊又有趣的專題研究報告,來實現我的夢想。 1.探索敦煌石窟的歷史 2.研討敦煌石窟的塑像 3.欣賞敦煌石窟的壁畫 4.分析敦煌石窟的構造 參、研究方法 1?上網找資料 2?查看相關敦煌的書籍 3?觀看相關影片報導 肆、研究內容 一、石窟的歷史 敦煌石窟的歷史可分為: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其中就以隋唐時期最為興盛,敦煌歷史悠久,希望「敦煌石窟」的歷史能永遠流傳下來。 二、石窟的特色 敦煌因為受到西域和中國文化結合的影響,所以敦煌石窟就 比其他石窟更有特色。自漢代以來,中原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在這裡深深扎了根,西亞、中亞文化隨著印度佛教文化東傳,也不斷傳到了敦煌,中西不同文化在這裡匯聚、碰撞、交融,就形成了現今的莫高窟。 三、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多窟窿的佛窟,稱為千佛洞,南北長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非常壯觀。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地理環境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郊約 25 公里 之處的大泉河之濱,背依鳴沙山 ,面對三危山,其間是一片不毛 之地包圍的小塊綠洲。 (二).塑像 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 統的石窟造像以石雕為主,敦煌 地區因石質較脆弱粗糙,不宜雕 刻,因此敦煌的佛像大都是為彩 色的塑像,這就是彩塑的由來。 1?塑像的製造 彩塑是在木芯加上許多圓木,組成需要的造型。敦煌彩塑所使用的粘土,是沉澱當地河床下的土,非常適合用來製造塑像,當時塑像以黃土為主,約百分之六十七,紅土約百分之十七,沙子約百分之十六的比例,由此可知泥土加沙的情形。 2?賦彩的表現 敦煌彩塑在賦彩的方面,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特色,概括來說,十六國、北朝較為樸素溫和,用色主要是以「土紅、藍青、群青、白、黑等顏料,到了隋唐代,更是華麗了,處處都施以金彩,至今一揪輝煌耀眼。 (三).壁畫 敦煌壁畫可分為以下五類:故事畫、經變畫、佛像畫、飛天畫、供養者像。 敦煌壁畫很注重暈染,所謂暈染法是表現人物色彩和立體感的方法,暈染法可分為兩種:西域法是以明暗表現立體感的方法,又可稱為凹凸法。另一種暈染法是由中原傳進來的,主要是在眼臉、鼻樑等形體突出的部份以胭脂渲染,著重肌膚的表現。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