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自己也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白自己也说

3、艺术特色 (1)此诗大量运用历史典故,以众多贤才初期不遇而终能风云际会,来表示应暂时安于困厄,等待时机,反映了诗人积极用世之心并不因挫折而又削弱。 (2)诗篇大气磅礴,大笔淋漓,一气呵成而又理脉清楚,色彩缤纷,显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青莲“明月出天山”,雄浑之中,多少闲雅。(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六) 1、解题: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乐府古 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从《乐府诗 集》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此题写征戌离别之情。此 诗即写的这一传统主题。 2、层次: (1)前四句:关山明月; (2)中四句:沙场哀怨; (3)后四句:戌客思归。 3、艺术 (1)气象雄浑,情调苍凉。 (2)全诗以怨情贯穿,色 调统一,浑然一体。 (三)《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李 白 《梁甫吟》 《关山月》 《远别离》 《行路难》 一、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人,五岁时随父迁居西蜀锦州昌隆县(今四川省彰明县)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他少年时已博览群书,善作辞赋,好剑术,观奇书,更有所谓“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之说。 二十岁以前隐居岷山,击剑任侠。广泛接触了各家的思想。又饱览蜀中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二十六岁结婚,以湖北安陆为家,但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各地,饮酒结客,养成其豪迈飘逸的性格。三十岁初入长安,居终南山,为期约三年,结识玉真公主,却未得举荐。 三十九岁移家东鲁任城。后又漫游河南、淮南、杭州、会(kuai)嵇及湘鄂一带,诗名远播,惊动朝野。 四十二岁时,玄宗下召征至长安,命供翰林,虽显赫一时,但时醉酒啸歌无忌,触怒了朝中权贵高力士等,遭到谗毁,未及三年,被赐金放还。 此后,是其第二个漫游时期。然在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即从隐居的庐山下来,参加了永王璘的抗敌幕府。璘与肃宗争位失败,即获罪,被流放夜郎,不久在中途遇赦放回。 六十一岁时,闻得李光弼出征东南,他欲投军,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投奔县令李阳冰,次年谢世,年六十二岁。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 李白家世 :胡化之汉人。 李白“赠张相镐”诗  本家陇西人,先世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英烈遗其孙,伯代神犹王。   由此诗可知其自称是李广的后裔,李广的十六世孙叫李嵩,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四○○年)李嵩在敦煌一带建立了西凉国,他是李白的第九世祖。据说李白的先辈在隋唐的时候,因罪流放碎叶(汉时,西域国名,地在今新疆的天山南麓),他们的本居地系在陇西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县)。李白的父亲在西域经商,母亲月娃,是突厥族。李白通胡语。☆ 李白的性格: 慷慨自负,脱略小节,豪荡使气,不拘常调:《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范传正说他:“常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 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使他接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尚武好侠,轻财好施: 魏颢:“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赠李十二白》。李白自己也说:“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李白:“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 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独孤及:“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并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箓,旅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 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使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等。 喜豪饮:“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饮中八仙歌》) 好漫游:李白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24岁时“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足迹几乎遍天下。 诗人的性格自然而然地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去。 二、李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