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整)
“写作理论与实践”课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观察感受与写作
文学创作为什么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观察:(1)观察体验是作者写作活动的出发点。作品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生活向作者提供了无尽的原料。
(2)作者是在观察过程中获取信息,产生感受的。
(3)对文学创作来说观察尤为重要。不善于观察将失掉很多素材。
2.感受:(1)感受是从事写作的必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生活熟悉、了解的过程,丰富的现实生活是作者写作的源泉。
(2)作者是否对生活有感受,以及深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成败。
3.两者:(1)观察和感知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2)观察、感受印发写作冲动。
(3)观察体验有助于作者的思考、记忆与想象。
间接感受生活的局限是什么?
间接的观察感受是浅层的,一般没有直接观察那样丰富深刻。
(善于比较观察,举例之一: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散文《雪》中关于雪的不同;举例之二:《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在汤知县宴席上的举止的前后比较)
第二章 多读与多写
多读于写作有什么作用?你怎样看待多读与多写?
作用:(1)可以在阅读中增加知识。
(2)在多读中借鉴别人观察感受生活。(一个人的感受深度有限)
(3)从多读书中借鉴别人的表达方式
{(4)对写作兴趣的培养、感情熏陶、思想影响、生活的启迪、知识传授、语言感染都有益。}
2.看待:(1)读书多而不善读用处也不大,应多读名家名作,兼读各类书籍,为了活用而读。
(2)多读不能代替多写,多写自然能悟出写作之道。
(3)要培养写作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忌急功近利。
习作阶段,为什么应尝试多种文学体裁与手法?
习作阶段不宜偏好某种文体,也不宜长期不变采用一种习惯的表达方式写作。多尝试几种,通过实践更容易了解掌握各种文体构成因素和特色。多使用几种手法,这样才能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是自己拥有活应多方面的写作能力。
(关于开卷有益的举例:《诗经》、《红楼梦》、《人间喜剧》;教材第45页所举宋人陈善《扪虱新话》中的读书“出入法”等等。)
第三章 文无定法与创造能力
你怎样理解“文无定法”?你认为模仿对写作有益吗?
理解:(1)写作有法而无定法。文无定法不是否定写作有法,它的实质是主张活用写作方法和创造性地发展写作方法。
(2)想实现“文无定法”的活用和创新大多经历了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2.辩证。(1)对于没有写作经验或经验很少的人来说,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探索方法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方法。
(2)模仿只是学习写作的一个过渡阶段,目的是创作自己的作品。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写法。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你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创造能力?
1.(1)发散思维: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联系原义及相关意义,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找新答案,从而把握问题的特殊性、多向性、灵活性。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
(2)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常理或某种固定的观点,反其意而思之的一种思维方式。
2.(发挥)意识到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锻炼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
(明代焦竑《与友人论文书》所谓“写作的借鉴”的文字等等。)
第四章 作品的主题
主题的涵义
现代概念的主题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反映生活现象和艺术形象自然显示出来的主要思想或情感倾向。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是组织个方面内容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
主题对于作者构思行文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是组织个方面内容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
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主题制约着作品的结构安排。
主题支配着语言的应用。
分析王蒙的短篇小说《手》,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作品的主题。
(发挥)告诫各级干部不能够辜负群众,注意关心群众的疾苦需要
(苏轼谈作文的立意时打的一个比方——葛立方《韵语阳秋》——教材第75页;
袁枚《续诗品·崇意》中关于意与语言的关系的比喻。)
第五章 写作材料的运用
题材、素材的涵义
题材:指作者从素材中整理、取舍、加工而成为与作品主题有关的内容。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内容,题材欠缺文章就会“言之无物”或“言之少物”
素材:指作者从客观现实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供写作时选择使用的事实、事理及感受。是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
为什么提倡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只有熟悉的题材,才了解其形式、内容、性质,并容易产生深刻感受和丰富联想,写熟悉的生活就是优势的发挥,就能充分运用、发挥题材的作用。
围绕作品的主题(立意)选材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有。原因:任何作品的内容都是为体现作者的意图而被写进作品,题材自然肩负着作品立意的使命。围绕主题选材是选材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取舍材料的主要依据。游离主题外的材料多了容易分散、削弱、破坏立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师用表达技巧作用及文体特征.doc
- 2017年平罗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周测卷(一)(经济生活)专题之消费生产(含答案详解).docx
-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章节重点总结43文化素养—文学素养.doc
- 2017年高三语文文化常识备考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docx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图文转换(全国通用含解析).doc
- 2017年中美术中考模拟试题单选题.doc
-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体知识梳理.doc
-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章节习题41文化素养—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doc
- 2017必读武汉艺术生你的文化课有多重要.doc
- 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3部分专题14一课案2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