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期设计形态的转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转型期设计形态的转变

UI设计形态的转变和发展艺术终结论可能是丹托最为引人关注的成果,带来无数的误解和争论,这似乎是必然的。德国艺术史学家贝尔廷有本书的名字是《艺术史的终结?》,用了问号仍无助于消解争议,并且在中国经常被人混同于丹托的艺术终结论,这可能是翻译带来的问题,贝尔廷不得不解释他与丹托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艺术“既非观念,也非对象物,而是体现为对象物的观念,艺术是两者的结合”。两位学者尽管所思所得都不同,但都用到了“终结”一词,实在是因为艺术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终结与否乃是这种变化带来的理论思考,终结的是什么可能见仁见智,但旧时代的结束已是不言而喻。基于这个观点,笔者认为将“八五思潮”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段视为一个文化转型期是合理的。并且在此阶段中国设计的形态变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波接一波、源源不断、动态的过程。就像前进的车轮,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大众思想的转变都为它提供向前的动力。因此,笔者节选近五年平面设计中UI的变化设计作为样本来描述文化转型下设计形态的转变。在此之前的UI设计是什么样?以iPhone的IOS4(如图1)系统为例,此界面中的图标都是非常写实的,这样是为了方便新手用户使用和学习。在当时(2010年),网络上见到最多的是UI教程是“手把手叫你绘制一个逼真的……”。真实的三维效果,具备渐变、投影和高光,这样的风格被称为拟物化。拟物化的风靡使设计师在进行UI设计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绘制写实图案上而忽略的整个界面信息层级分配是否合理,这样的后果是界面变得主次不分,拟物化到后期“走偏了”。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2013年,苹果公司推出IOS7(如图2)系统,扁平化设计又一次步入大众视线。至此,UI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图2与极力表现物体真实透视效果的拟物化设计相比,扁平化设计就是摒弃了一切干扰用户阅读内容本质的修饰效果,比如阴影、透视、纹理、渐变和任何3D效果。然而必须要说明的是,拟物化不仅是视觉上的立体,而是指“原有物件中某些必须的形式在新的设计中已不在必要,但新设计仍模仿旧有形式,已使新的外观让人感觉熟悉和亲切”。扁平化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平面化,还包括信息层级和交互过程的简化。通过抽象、简化、符号化的设计元素,干净利落的展示所要呈现的内容与信息。以及运用极简抽象的基础图形,以及图形中大色块的使用,将用户的关注点停留在设计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本身。如今,扁平化设计风格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户外招贴,小到网页、手机APP、插画,到处都充斥着扁平化设计的身影。扁平化风格的出现不仅拯救了之前人们对拟物化风格的审美疲劳,更适应了像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这样越来越小的屏幕。如果某一款APP想要出现在Apple Watch上,选择扁平化风格设计界面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通过将信息层级进行扁平化设计——即用户在第一层级界面就可以看到核心内容区和最稳固最根本的功能,其他的内容则是收起到第二层级第三层级甚至更深的区域——达到简化界面的目的。对于未来扁平化设计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样貌。一是文化与扁平化结合。随着政策的支持,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中国风”设计将逐步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风不应仅局限在具象的图像里,而是有其自己的品性。我们看文物、园林、古人时,便觉得它们是有中国风的,但它们的形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态。不客气地讲,我国民风崇洋媚外既是过去闭关锁国的延续,也是发展中国家国情下的必然结果:毕竟先填饱肚子,然后才能谈美学。民众本身的审美高低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被一代一代工业化产品灌输的结果。想提高民众审美,只有当中国式设计对产品产生有利于商业化的结果,一代一代的中国式设计才会蓬勃发展。其实看看古装剧和武侠游戏小说等等有多火热,就知道中国的民众,都在热烈喜欢和期盼着,属于自己的中国风。二是扁平化和拟物化交替出现。依然以苹果公司的产品为例,从库克担任苹果CEO之后,界面尺寸逐渐走向两个极端: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小。变大的iPhone和iPad,变小的apple watch,这两个极端使得UI设计不得不思考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大屏可以完美展现拟物化设计的细节,同时在目前铺天盖地的扁平化设计中令人眼前一亮;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小屏只能用最简洁的设计来展示信息,然而智能手表已经不算什么新事物,它出现在市场上也不止一小段时间了,苹果、摩托罗拉、LG等都已经推出过当时据说是吸引人的智能手表,可是直到现在,智能手表也没能成为市场主流,此背景下的扁平化还能“火”多久?因此可以推断的是,扁平化的兴盛并不代表拟物化的衰落,拟物化也不会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反之,未来扁平化和拟物化会主次交替出现。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目前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到了毕业时或许已经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