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1.物理屏障: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粘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 2.化学屏障: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汗液中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唾液、泪液、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液中的溶菌酶及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 3.微生物屏障:皮肤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竞争结合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分泌杀、抑菌物质。正常菌群失调可致细菌感染。 (二)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织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婴幼儿不完整。 (三)血-胎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脱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正常不影响营养物质交换,但阻止母体内病原体及有害物质进入。3个月不完整。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3.γδT细胞: 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组织。表面受体缺乏多样性,主要识别病原微生物或感染/突变细胞表达共同抗原。 功能:a皮肤粘膜局部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效应细胞;b抗肿瘤作用;c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5.NKT细胞 表面具有NK1.1和TCR-CD3复合体分子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肝、骨髓和胸腺。识别不同靶细胞CD1分子提呈脂类或糖脂类抗原。 功能:a 非特异杀伤肿瘤、病毒或胞内菌感染靶细胞;b 分泌IL-4、IFN-γ、MCP -1α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介导炎症反应。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 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TIR, toll interleukin-1region MYD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88 IRAK, 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TRAF6, 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MAP, mitogen actibated protein AP-1, activator protein 1 NF-κB, nuclear factor-κB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二、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关系 (一)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固有免疫应答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 类型: (三)固有免疫应答协助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血胎屏障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皮肤粘膜 血脑屏障 吞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γδT细胞 NKT细胞 B1细胞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防御素 溶菌酶 乙型溶素 1.吞噬细胞(Phagocytes)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包括: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Blood film showing a monocyte (left) and two neutrophils? 参与吞噬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分泌功能: neutrophils in blood film? 中性粒细胞 Alveolar (Lung)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 (SEM x10,000) Monocyte with ingested malaria parasite 分泌 细胞因子 酶 其它因子 杀伤 肿瘤细胞 抗原 呈递作用 IL-1 IL-6 IL-12 TNF-α IL-8 GM-CSF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补体成分 纤维蛋白 结合蛋白 凝血因子 溶菌酶 酸性水解酶 赖氨酸酶 酯酶 胶原蛋白酶 弹性纤维蛋白酶 伤口修复 吞噬并杀伤 病原微生物 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细胞体积大、胞浆中含有大的颗粒(大颗粒淋巴细胞)。 无需抗原预先作用、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活化后可分泌细胞因子( INF-γ、TNF-α) 2. 自然杀伤性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 NK细胞的一般特征 NK细胞介导的ADCC 4.B1细胞: CD5+mIgM+细胞,来源于胚肝,主要存在于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主要识别细菌表面共有多糖类抗原。 通过产生IgM为主抗体粘膜表面抗感染。 (三)防御素(defensin):为一组耐受蛋白酶的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包膜病毒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如α-防御素通过改变膜通透性、诱导产生自溶酶、致炎和趋化作用。 (五)乙型溶素:存在于血清中,为对热较稳定的碱性多肽。作用于 G+菌细胞膜。 (一)补体系统:MBL、替代途径 (四)溶菌酶: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可裂解G+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