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朱宇雯组.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朱宇雯组.ppt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物流管理专一 同学 Q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3月26日,国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这样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竞技; (三)传统手工技能和民间美术; (四)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 (五)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六)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资料、实物和文化空间; (七)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Q2:中国目前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古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篆刻,书法,中国剪纸,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格萨(斯)尔》,侗族大歌,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妈祖信俗,热贡艺术,呼麦等等。。。 首先要认识与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高山流水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是中国国粹。 铡美案 王羲之的兰亭序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的皮影展品: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记者李韵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篙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云锦是我国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20世纪早期,1922年北大创办《歌谣周刊》,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1930年钟敬文等在杭州建立中国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集镌》等著作。 解放后一段时间沉寂。 ◆1987年文化部开始进行“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活动。 ◆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等八部委联合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的申报并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录。 ◆2007年6月公布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历史 1.非遗的“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近年来,各地“申遗”普遍呈现出哄抢态势:“牛郎织女”的故事有6个省去争;“梁祝故里”的传说引得十几个城市抢夺。一方面,要奋力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遗产过度开发 2行政干预过强,以“官俗”代替“民俗”现象普遍。 3.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Q3: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问题与现状 1、生活方式改变; 2、市场需求缺乏; 3、传承人死亡或不愿传承有关文化 4、生产方式改变; 5、审美观念改变 6、有了更好的替代产品。 濒危的原因 Q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5年12月22日号,国发[2005]42号国务院文件) ★保护的措施 第一:国家与政府建立保护的法律法规。 第二:实行分级所有,控制利益集团主导 第三: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 第四:建立政府、民间公益性投入保护机制 第五:收藏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库、数据库 ★保护的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 第三:活态保护的原则 第四:本真性保护的原则 第五:就地保护的原则 第六:濒危遗产优先保护的原则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能够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