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内文修订
財務管理期中報告 指導教授:楊雪蘭 老師 學生:許峻川(N9970003) 目錄 論文出處 論文簡介:題目及作者 摘要 學習心得 股東身份對績效的影響 股東身份對策略的影響 內文修訂 統計表 一、論文出處 二、論文簡介:題目及作者 題目:股東結構、策略與績效之關係 作者: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行銷與流通管理所-魏碧貞-碩士論文 三、摘要 從代理理論的觀點,身為代理人的主要大股東,對企業的策略選擇將有影響力。 由於股東的身份不同,其目的不同,可能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而策略選擇也將進而影響企業的績效表現。 家族企業是台灣企業普遍的特質,隨著公司規模擴張而紛紛上市上櫃,因此企業的股東結構也變得更複雜。 三、摘要 在探討集團企業核心公司之所有人身份對其經營策略選擇與績效之影響。 以企業經營策略為中介變數。 以2001到2005年間名列中華徵信社集團企業的上市(櫃)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資料較為齊全的集團核心企業為研究樣本。 綜合了中華徵信社及台灣經濟新報的資料庫。該資料庫所列的股東身份有政府機構、金融機構、信託基金、公司法人及本國個人五種,其中本國個人包含經理人、家族及一般社會大眾三者的持股,因此經營決策較多元,難以判斷其方向性,所以不列入研究。 三、摘要 研究結果發現: 股東身份集中與股東身份分散對經營績效及經營策略將有所影響。 政府身份的股東對營收淨額及國際化程度策略具有正向顯著關係,但對多角化程度及外銷策略則具有負向顯著關係。 金融機構身份的股東對營收淨額及稅後純益均有正向顯著關係。 信託基金身份的股東對多角化程度策略有負向顯著關係。 三、摘要 在中介效果方面 政府身份股東透過策略會影響營收淨額及稅後純益。 金融機構身份的股東則透過策略選擇進而影響稅後純益。 信託基金身份的股東則透過策略選擇進而影響營收淨額。 不同股東身份,對企業的策略和績效將有所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績效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績效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績效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績效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策略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策略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策略的影響 四、學習心得-股東身份對策略的影響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文獻探討: 少了中介變數-「策略」的文獻探討,內文談及很多「策略」,卻未見這些「策略」的重要文獻。 五、內文修訂 第一節代理理論 五、內文修訂 第一節代理理論 五、內文修訂 第四節集團核心企業之股東身份與策略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五、內文修訂 六、統計表 六、統計表 書名有誤、出版年份有錯 * * 南台科技大學 企管碩專班 1.若政府機構為大股東:在政府政策上的目標上政府可能會給予特別的關照,另外若關係到政府法令或政策,政府機構持股之代理人在公司執行上會較為寬待,且對外影響的作用相對而言也是比較有利的。 2.若金融機構為大股東:金融機構之代理人不僅在金融方面有專業知識,比其它投資人更懂得理財規劃,無論在節稅、資金的運用、投資等方面,都更為謹慎,且因其風險態度較為保守,所以,在策略選擇方面,會偏好選擇低風險的經營策略以拓展市場,進而提升企業績效,故相較其它持股身份類型,金融機構持股其營收淨額會有負向影響,對稅後純益呈正向影響。 3.若信託基金為大股東:信託基金比起其它身份的股東,是較專業化的股東,它們不僅可提供專業知識,在投資上機構法人是較偏好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計劃。故信託基金既是愛好風險者,那麼就會藉由高風險的經營策略,達成企業之營運績效。 4.若公司法人為大股東:由於公司法人較鼓勵企業使用多角化程度策略,,公司可以透過增加風險來達到公司價值極大化,因此,公司法人持股愈高,因偏好使用多角化程度此種高風險的策略,故繼而使公司績效提升。 1.若政府機構為大股東,則使用多角化程度策略愈低,反而偏好採取國際化程度策略之海外設立子公司。其原因在於政府機構參與投資,除了追求股東利潤極大化外,都會存在一些非追求股東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且本身具產業上指標性的作用,所以較不願承擔過高的風險。 2.若金融機構為大股東,在國際化程度策略正向卻不顯著的原因可能在於,金融機構因礙於法規的嚴格限制,因此在國際化策略較不顯著,且本身屬風險趨避者,因此可能考慮到政治、經濟及跨國貿易障礙…等因素,因此會先深根固本,鞏固好國內企業,再往外拓展事業範圍。 3.若信託基金為大股東,則愈不鼓勵企業採行多角化程度策略,其原因在於,機構投資人多為短期投資者,較偏好近期盈餘。企業若使用多角化程度策略,有可能因而分散公司資源,無法專心致力本業,並影響短期績效。 4.若公司法人為大股東,其在策略上特別不鼓勵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