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企业的环保问题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于企业的环保问题 令人触目惊心 引入 紫金污染事件 水污染,渔业损失 代价 血铅儿童 黑心企业的受害者是无辜的我们 系统化治污 墨西哥湾事件 我们能做好 * 物流2班 李平 20130700212 从陕西到广东、从重金属到纸业,从民间作坊到上市公司,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中国企业的环保问题都令人触目惊心。而今后,那些已经砸了自己环保招牌的中国企业,将为此支付更大的代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王玉庆在提案中明确提出:“各级环保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该罚的罚,该关的关,该停的停,绝对不能让企业违规,超标排污。”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龙头企业的紫金矿业在2010年 狠狠地摔了一跤。在紫金矿业2011年工作会议上 ,董事长陈景河承认,由于2010年发生了两起环 保事件,“公司经历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重创”。2010年7月3日和7 月16日,受特大暴风雨影响,紫金矿业旗下紫金 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 2010年9月,在“凡亚比”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紫金矿业旗下信宜紫金矿业公司位于银岩锡矿高旗岭的尾矿库发生溃坝事件。两次重大事故,均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中,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流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致使下游网箱鱼死亡,沿岸渔民损失严重,而汀江周围水产市场生意受到影响,市民一度闻鱼色变,甚至有酒店害怕出问题而拒绝提供鱼类菜食。相关部门认定,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而在9月的事故中,尾矿库溃坝事直接导致石花地水电站拦河坝漫顶溃坝,造成22人死亡以及重大财产损失。 对于紫金矿业而言,亦是损失严重,它收到了中国环保最高金额罚单,而各方索赔及处罚总计超过2亿元,另外包括副总裁在内的5位中高管人员被判三至四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还有11人被移送司法机关等待判处。 在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中, 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 流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 江,致使下游网箱鱼死亡, 沿岸渔民损失严重,而汀江 周围水产市场生意受到影响, 市民一度闻鱼色变,甚至有 酒店害怕出问题而拒绝提供 鱼类菜食。相关部门认定, 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而在9月的事故中,尾矿库溃坝事直接导致石花地水电站拦河坝漫顶溃坝,造成22人死亡以及重大财产损失。 对于紫金矿业而言, 亦是损失严重,它收 到了中国环保最高金 额罚单,而各方索赔 及处罚总计超过2亿元,另外包括副总裁在内的5位中高管人员被判三至四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还有11人被移送司法机关等待判处 在环保问题上栽了跟头的,并不仅仅是 紫金。整个冶炼行业,都是其中的重灾 区。 2011年新年伊始,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百余名儿童血铅超标”的新闻,再次震惊人们疲惫的神经。 而早在2009年8月,陕西凤翔已爆出数百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这引发社会对于重金 属行业污染情况的广泛关注 。随后,湖北武冈、云南昆 明、河南济源、湖南郴州、 江苏新沂到山东省泰安相继 爆出“血铅事件”,时间跨 度至2010年底。 不光是重金属,2010年 7月,环保部新闻发言 人陶德田称,2010年3 月至5月,环境保护部 对河北、辽宁、黑龙江 、安徽、山东、河南、 湖南、广东、广西、四 川、云南、贵州、陕西 、宁夏14个省(自治区 )53个地市的461家制浆造纸企业污 染状况进行了督查。结果显示,461 家企业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约占21% ,312家正常生产的企业超标率约为 20%。 在血铅事件发生期间,环保部已先后两次要求对铅等重金属生产商挂牌督办。2010年11月,据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介绍,整个2010年,共确定挂牌督办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案件286件。 但就是在这样的监管下,血铅事件仍时有发生。环保部称,这些环保问题既存在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司法机构执法不严、地方政府刻意保护的问题,也存在企业不重视、不整改、企图侥幸过关的情况。 处罚力度不足,对污染企业如隔靴搔痒,是污染难治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水污染方面,按《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企业违法将受到应缴排污费的1至3倍或2至5倍的处罚,同时规定,对造成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最高可处以不大于其违法损失30%的处罚。 但按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全国共有50余万家一般工业污染源申报单位,缴纳排污费185亿元,平均一个企业月均排污费不到3000元,3倍处罚不到1万元。 相对中国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