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协商韩寒与另类的文化明星生产
协商:韩寒与另类的文化明星生产
黄微子(
摘要: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场中,韩寒是一个与余秋雨、于丹、易中天等主流文化明星有着不同生产机制的另类文化明星。比起主流文化明星,韩寒对自己的形象有更大的控制力,并且对各种相关的生产力量都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本文将通过揭示其从“叛逆少年”到“80后作家”、“歌手”、“赛车手”再到“公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转变历程,讨论在另类的文化明星生产中,明星本人如何与媒体、合作者乃至于批评者和粉丝协商自身的权力。
关键词:另类文化明星,文化生产场,韩寒,协商,权力
Abstract:
Han Han is a significant cultural celeb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his alternative celebrity is distinct from that of those mainstream cultural celebrities, such as Yu Qiuyu, Yu Dan and Yi Zhongtian. Han Han holds stronger control power over his own images and bargaining power to negotiate with the production forces involved. By examining the transition of Han Han’s images since he first became famous as a rebellious youth and post-80s writer until recent years when he was regarded as a public intellectual,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how, in the alternative production mechanism, cultural celebrity negotiates power with media, collaborators, critics and fans.
Keywords:
Alternative cultural celebrity,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Han Han, Negotiation, Power
在当代中国林林总总的文化明星中,韩寒是一个重要的另类个案。他代表着年轻一代,他的产品也清晰地指向与他基本同龄的受众群。与余秋雨、易中天和于丹这些大学教授不同,韩寒接受的正规教育只到高中退学。但他透过建设一个到目前为止拥有过亿点击量的博客,并在其上抨击时政,使得自己的形象逐渐从叛逆少年向青年知识分子过渡。与余秋雨、于丹等主流文化明星相比,韩寒的形象更为多元——不仅是畅销书作家,是文化人之中博客点击量最高的写手,而且同时也是赛车手和歌手,甚至与娱乐女明星传出绯闻。2009年起,韩寒接连被《时代》周刊(Time)、《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CNN等国际媒体机构访问和简介,还登上《时代》2010年世界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单。本文将探讨韩寒的形象转变历程,并由此揭示他如何与文化生产场中各种相关的生产力量如媒体、合作者乃至于批评者和粉丝协商自身的权力、掌控自身的形象。
一、“叛逆少年”
韩寒从1999年开始出名便处于要与媒体不断协商的情境。这一年他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同时因7科考试不及格而留级。第二年他退学,随后出版小说《三重门》和散文集《零下一度》。这些当时在媒体上被称为“韩寒现象”,根据韩寒的父亲韩仁均的整理,1999-2000两年间,有《人民日报·华东版》、《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等十多家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几家电视台都围绕“韩寒现象”进行过“大讨论”。
中央电视台2000年12月播出的《对话》栏目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次媒体再现,这个节目让韩寒本人和他的粉丝(寒迷)久久不忘。根据一个寒迷所著《韩寒H档案》的说法,“在事先双方进行接洽的时候,已经参加了很多访谈节目的韩寒特别向央视要求不要有现场观众,因为他已经厌烦了太多‘随机’请来的‘观众’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央视表示同意他的要求。然而,到了节目录制的那天,现场仍然坐了上百个观众。”这些说明韩寒在当时已经具备了和媒体协商的意识和做法。这种意识一方面源于他的惯习(habitus),一方面也和当时媒体对他的再现方式有关。尽管媒体会尽量呈现正反双方的意见以示客观,但是所谓媒体的“中立”只是一种神话(myth),在其叙事中必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