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编11-3鉴赏表达技巧
(4)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的墨梅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墨梅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愿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情。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勇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中,“过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4.常见的描写手法 (1)白描。白描原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文学上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2)工笔。工笔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后两句就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里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等都是在渲染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以表达离别时伤感的气氛。 (4)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用千古风流人物来衬托周瑜,突出了周瑜在自己心目中的主要地位;反衬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5)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左等右等,朋友还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人摆棋谱玩。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6)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景象和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象和情境。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中,写梦中的胜利是“虚”,写醒来后的白发是“实”,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7)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5.常见的表现手法 (1)比兴。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全词巧妙沿袭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妇怀远之情的深长和凝重。下片直述念远怀恨的情怀,并点明思妇怀远的时间(月明)、情状和地点(倚楼)。 (2)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重峦叠嶂,自己所在的郡城正处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课件:定风波(32张PPT).ppt
- 浙江省2010届高三复习专题课件(实验).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 试卷第29题解析).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二轮复习探索).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无机推断).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反应原理).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有机推断).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有机综合题推断).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对策).ppt
- 浙江省2010年温州一模分析会之(化学试题分析与拓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