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第8讲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图7 (1)粒子刚从发射器射出时的初速度及粒子发射器P的横坐标x; (2)粒子从粒子源射出到返回第Ⅰ象限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总时间。 答案 见解析 关注几场叠加,构建运动模型,优选规律解题 第1步:受力分析,关注几场叠加 ①磁场、重力场并存,受重力和洛伦兹力;②电场、磁场并存(不计重力的微观粒子),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③电场、磁场、重力场并存,受电场力、洛伦兹力和重力。 第2步:运动分析,典型运动模型构建 受力平衡的匀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受力大小恒定且方向指向圆心的匀速圆周运动,受力方向变化复杂的曲线运动等。 第3步:选用规律,两种观点解题 ①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用平衡条件求解(即二力或三力平衡);②带电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应用向心力公式或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求解;③带电体做匀变速直线或曲线运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④带电体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 高频考点八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1.解题思路 2.方法技巧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方法 (1)仔细分析并确定各场的变化特点及相应的时间,其变化周期一般与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周期相关联。有一定的联系,应抓住变化周期与运动周期之间的联系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2)必要时,可把粒子的运动过程还原成一个直观的运动轨迹草图进行分析。 (3)把粒子的运动分解成多个运动阶段分别进行处理,根据每一阶段上的受力情况确定粒子的运动规律。 (20分)如图8甲所示,宽度为d的竖直狭长区域内(边界为L1、L2),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上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如图乙所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E>0表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t=0时,一带正电、质量为m的微粒从左边界上的N1点以水平速度v射入该区域,沿直线运动到Q点后,做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再沿直线运动到右边界上的N2点。Q为线段N1N2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g。上述d、E0、m、v、g为已知量。 图8 (1)求微粒所带电荷量q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求电场变化的周期T; (3)改变宽度d,使微粒仍能按上述运动过程通过相应宽度的区域,求T的最小值。 审题流程 第一步:抓住关键点→获取信息 答案 见解析 图9 (1)求电荷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求图乙中t=2×10-5 s时刻电荷与P点的距离。 答案 (1)3.14×104 m/s (2)0.2 m 分解物理过程,化繁为简 在解答交变场问题时,要以变化节点为界,正确分解物理过程,分段突破,综合解析。变化节点也就是前、后两段运动的衔接点,以带电粒子(微粒)过节点的速度为基础建立前、后运动的联系。 * * * 高考导航 热点考向 满分指导 高考导航 热点考向 满分指导 第8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2014·浙江理综,25)离子推进器是太空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某种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1所示,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为两个工作区。Ⅰ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Ⅱ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的匀强电场。Ⅰ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Ⅱ区,被加速后以速度vM从右侧喷出。 (1)求Ⅱ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Ⅰ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乙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3)α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 (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ax与α角的关系。 2.(2015·浙江理综,25)使用回旋加速器的实验需要把离子束从加速器中引出,离子束引出的方法有磁屏蔽通道法和静电偏转法等。质量为m,速度为v的离子在回旋加速器内旋转,旋转轨道是半径为r的圆,圆心在O点,轨道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为引出离子束,使用磁屏蔽通道法设计引出器。引出器原理如图3所示,一对圆弧形金属板组成弧形引出通道,通道的圆心位于O′点(O′点图中未画出)。引出离子时,令引出通道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降低,从而使离子从P点进入通道,沿通道中心线从Q点射出。已知OQ长度为L,OQ与OP的夹角为θ。 (1)求离子的电荷量q并判断其正负; (2)离子从P点进入,Q点射出,通道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降为B′,求B′; (3)换用静电偏转法引出离子束,维持通道内的原有磁感应强度B不变,在内外金属板间加直流电压,两板间产生径向电场,忽略边缘效应。为使离子仍从P点进入,Q点射出,求通道内引出轨迹处电场强度E的方向和大小。 图3 主要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知识热点 (1)带电粒子在组合复合场中的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 (2)带电粒子在叠加复合场中的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 思想方法 (1)模型法 (2)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技考前增分策略能四类型三.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技考前增分策略能二类型三.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技考前增分策略能四类型一.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技考前增分策略能五(一).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技考前增分策略能五(四).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三.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二.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七人口、城市和交通考点三.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七人口、城市和交通考点一.ppt
-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七人口、城市和交通考点四.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