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路的尽头》中的疾病主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路的尽头》中的疾病主题.doc

论《路的尽头》中的疾病主题    内容摘要:约翰?巴思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坛的重要作家,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当时历史与其他批评家的研究成果,着重围绕“宇宙病”这个隐喻探讨小说《路的尽头》中的主题。“宇宙病”(虚无与瘫痪),作为约翰?巴思的“隐喻上合适的疾病”,贯穿整部小说,超越了生理学含义,指向现代人的缺乏内在价值观、空虚、不断寻找自我的精神状态,从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哲学思辨和文化含义。    关键词:《路的尽头》 “宇宙病” 寻找自我    一.引言    约翰?巴思是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文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常被认为是“黑色幽默”、“哲理小说”、“实验小说”、后现代小说”、“元小说”等的典型。他于1930年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剑桥市,分别于1951年和195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取得了学士、硕士学位,随即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教员,这期间他以低微的薪水维持生活,在压力中创作了三部小说(《漂浮的歌剧院》、《路的尽头》、《烟草经纪人》)。这三部小说让巴思声名渐起,1965年以后他先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波士顿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约翰?巴思笔耕不辍,时有大作,最新一部小说是于2011年出版的《三思而后行: 五个季度的小说》。《路的尽头》于1958年出版,1967年修订再版。本文将对结合小说中的“宇宙病”进行解读,探究作者如何应用“宇宙病”这个隐喻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折射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挣扎。    二.由“虚无”而致的“瘫痪”是一种宇宙病    在《代数与火:一次与医生们的谈话》一文中,约翰?巴思提到,他对文学中的临床病脚注兴趣盎然,“为了寻找一些隐喻上合适的疾病以设置在我的小说人物身上,我不止一次地请教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亲朋好友”[1]。如其所言,《漂浮的歌剧院》中的主人公托德?安德鲁斯患有亚急性病毒性心内膜炎和前列腺感染。同样,在《路的尽头》中,主人公雅各布患有一种所谓“宇宙病”(the malady cosmopsis),即麻痹症或瘫痪症(paralysis),他讲述了自己患病、偶遇医生、接受各种疗法的过程。    雅各布是一名二十八岁的在读硕士生,多次遭受瘫痪。比如,在火车站,面对多个可供选择的旅行目的地,他“像一辆耗尽了汽油的车子,彻底失去了旅行的动力。”。他以不变的瘫痪的姿态、莫名其妙地出神,在长椅上从晚上七点一直坐到第二天早晨。又如,他在公园里看小孩在人工湖中顽皮嬉闹,从早晨一直坐到午后。雅各布将自己毫无情绪的瘫痪日子比作没有天气的日子,“这种时候,雅各布?霍纳只处于一种毫无意义的新陈代谢之中,作为人他不见了,因为个性消失了”[2]。    这是一种选择困难症或者选择瘫痪症:“一个人在遇到许多想要的选择时,似乎没有一种选择时长时间使人更满意,尽管那一种选择也并不显得低劣,因此没有一种选择显得更让人渴望”[3]。而这种认识来源于一种虚无的心态,即生活中没有任何确定的东西,人没有持续一贯的身份。在小说开篇的自述中,他就告诉读者,“在某种意义上,我是雅各布?霍纳”,暗含“在另一个意义上,我是另一个人”。如他自己所言,“有时,我是个标准的左翼民主人士,但换个时候,我又自称在一切问题上对改革观念无比恐惧;我可以是个禁欲主义者,又可以是拉伯雷的崇拜者;今天超理性,明天又反理性”[4]。    如生理学上的瘫痪症一样,雅各布失去了肌肉功能和感觉功能,但其瘫痪又不同于生理学上的瘫痪症,一是因为瘫痪发作时,他还失去了意识和精神活动,二是雅各布的瘫痪的原因并非是神经系统受损,而是选择能力、个性的完全丧失和虚无的存在状态。正如刘满华所说,雅各布的瘫痪“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疾病,也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精神病,而是一种存在主体的失落状态”[5]。    这种“存在主体的失落状态”源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思想界的混乱无序:尼采、弗洛伊德、存在主义挑战已有的思想、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已建立的秩序和规则……现代人成为了T.S.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人、空心人,詹姆斯?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路的尽头》的背景设在1951年至1955年间的美国,发了战争横财的美国在五六十年代迎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不断增长的社会满足感。然而,彼时的知识分子认为,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人屈从于公司“你死我活的竞争”,沉迷于消费文化,抛弃了灵魂。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纷纷谈论缺乏内在价值观、孤独的个体如何寻找自我。年轻的约翰?巴思也在时代潮流中困惑着、思考着。    三.关于“宇宙病”的自疗和治疗    《路的尽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雅各布正是生活在二战后美国的一个内心空虚的年轻人。他试图以旅行的方式寻找自我,但是,面对多种可供选择的旅行目的地,他却瘫痪了。他还试图通过默念代表着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