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34639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 在酶浓度,pH,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在低底物浓度时,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 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几乎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合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米氏方程 1913年,德国化学家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对酶促反映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推导出了表示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著名公式,称为米氏方程。 米氏方程的推导: 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数: 已知Km值和底物浓度,求v相当于Vmax的百分率?(P360) 寻找限速步骤: Km值最大者为限速步骤 米氏常数Km的测定: 2. 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分类:单底物反应、双底物反应、三底物反应 (1)序列反应或单-置换反应    A、有序反应;B、随机反应 (2)乒乓反应或双-置换反应  3.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某些必须基团结合(作用),使酶的活性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酶活力下降或丧失,这种现象称为酶的抑制作用。(比较:失活作用P368) 能够引起酶的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则称为抑制剂(inhibitor)。  酶的抑制剂一般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 a.在化学结构上与被抑制的底物分子或底物的过渡状态相似。 b.能够与酶的活性中心以非共价或共价的方式形成比较稳定的复合体或结合物。 抑制作用的类型: (1)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反应中心的活性基团以共价形式结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即酶的修饰抑制。如有机磷毒剂二异丙基氟磷酸酯。 (2)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类: I.竞争性抑制: 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 与底物相似,因而能与底物竞争和酶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活性一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应中心之外,其结果是酶促反应被抑制。 竞争性抑制通常通过增大底物浓度,即提高底物的竞争能力来消除。 竞争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 : 非竞争性抑制: 酶可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并导至酶活性下降。由于这类物质并不是与底物竞争与活性中心的结合,所以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如某些金属离子(Cu2+、Ag+、Hg2+)以及EDTA等,通常能与酶分子的调控部位中的-SH基团作用,改变酶的空间构象,引起非竞争性抑制。 非竟争性抑制不能通过增大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 非竞争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 : 反竞争性抑制: 酶只有在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引起酶活性下降。 反竞争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 : 4.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P380) 凡是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activator)。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无机离子和小分子简单有机物。如:Na+、K+、Ca2+、Mg2+、Cu2+、Zn2+、Co2+、Cr2+、Fe2+、Cl-、Br-、I-、CN-、NO3-、PO4-等; 这些离子可与酶分子上的氨基酸侧链基团结合,可能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也可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一个组成部分起作用; 选择性:一般情况下,一种激活剂对某种酶是激活剂,而对另一种酶则可能起抑制作用; 对于同一种酶,不同激活剂浓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4.酶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足够过量而其它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并且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和酶浓度成正比。 5.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一方面是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酶的高级结构将发生变化或变性,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 因此大多数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速度最大。 6.pH对酶反应的影响 在一定的pH下, 酶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通常称此pH为最适pH。 7.酶的别构(变构)效应: (P418) 由于效应物的存在,而引起酶的结构(构象)变化。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的特点: 一般是寡聚酶,由多亚基组成,包括催化部位和调节(别构)部位; 具有别构效应。指酶和一个配体(底物,调节物)结合后可以影响酶和另一个配体(底物)的结合能力。 别构酶与非调节酶动力学曲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