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肝功能不全.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肝功能不全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肝脏的功能 消化与吸收功能: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代谢功能: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 生物转化功能:氨、药物、毒物 维持机体凝血及免疫功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 一、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 二、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一)肝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第二节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所呈现的精神、神经综合症。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3 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①干扰神经细胞膜上Na+、K +-ATP酶的活性 ②与K+竞争钠泵,影响K+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脑干网状结构 假性神经递质生成途径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特征: 芳香族氨基酸(AAA)升高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BCAA)减少 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氮负荷增加: 高蛋白摄入,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 缺氧、水电紊乱、酸碱失衡 脑敏感性增强 镇静剂,麻醉剂,止痛剂等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制作 2 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①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减少 ②抑制性递质谷氨酰胺、 γ-氨基丁酸增多 Na+-K+-ATP酶 Na+ Na+ K+ K+ NH3 细胞 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上行激动系统功能 ◆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睡眠的周期与醒觉 网状结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 ◆γ-氨基丁酸,谷氨酸 假性神经递质:肝功能障碍时体内产生的 一类与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并能与正常 递质受体相结合,但几乎没有生理活性的物 质。如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原因及机制: 胰高血糖素↑→增强组织蛋白分解代谢 肝功能障碍 芳香族氨基酸释放入血 芳香氨基酸降解减少 胰岛素↑→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 苯乙胺 苯乙醇胺 脱羧 ?-羟 化 酪胺 羟苯乙醇胺 脱羧 ?-羟化 AAA↑ BCAA↓ 血脑屏障 5-羟色氨酸 5-羟色胺↑ 羟化 脱羧 多巴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 × 苯丙aa 酪aa 色aa 5-羟色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抑制性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的拮抗物。脑内5-羟色胺增高可引起睡眠,故认为它可能是引起肝性昏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GABA学说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GABA) 谷氨酸脱羧酶 与突触后膜GABA受体结合 ---细胞外氯离子内流 —神经原出现超极化抑制 昏迷 肝清除能力↓ GABA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血脑屏障 1 硫醇、酚及短链脂肪酸对脑神经细胞的毒性 含硫氨基酸------HS-CH3, HS-CH2CH3 酪氨酸/酪胺----酚 短链脂肪酸-----8个碳原子以下 抑制Na+-K+ATP酶 2 毒性物质甲基吲哚与吲哚的毒性作用 色氨酸-----甲基吲哚、吲哚 抑制脑细胞呼吸 (五)其他神经毒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毒性的协同作用 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增强毒性 氨与GABA的协同作用 氨抑制GABA转氨酶的活性 GABA 氨与氨基酸比例失调 高血氨 胰高血糖素 血糖 胰岛素 BCAA 、AAA 当前观点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复杂,研究尚不明确 基本倾向于上述四个致病机制 各个致病学说相互关联、促进或加重肝性脑病, 特别是高血氨的致病性非常重要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一)去除诱因 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防止食道下端静脉破裂出血 慎用镇静剂和麻醉剂 保持大便通畅 概 述 1 肝性脑病 2 肝肾综合征 3 肝脏的大体解剖图 饥饿、摄入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 营养性因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免疫性因素 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血色病、半乳糖血症、I-III型高脂血症、酪氨酸血症等 遗传性因素 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