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西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地区西瓜

安徽地区西瓜栽培技术 前言(概述): 学名: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er 原产地:热带非洲。 生物学特征: 1、温度:要求高温和干燥气候,不耐寒冷。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度,10度时停止生长,幼苗生长适温的下限为15度,果实种子发育期最适温度的下限为23度。开花期适温为25度上下,在30度时光合强度最大。果实膨大期至成熟的温度以30度为理想。西瓜栽培最适温度为18~32度,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同化产物收入大于呼吸消耗,果实含糖量高,品质优。 2、水分:西瓜耐旱,但生长期又需大量水分。适宜相对湿度为50%~60%。一株西瓜一生需水2000升上下。 3、光照:生长期要求充足光照,在10~12小时以上长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在短日照(8小时)条件下生育不良。 4、土壤适应性:以沙质壤土为最理想,对土壤酸度适应性广,PH值5.0-7.0范围内生长正常,土壤的盐份浓度低于0.2%才能生长良好。 品种介绍: 主要品种特性: 品种 果型 果皮 果肉 糖度 单果重/KG 贮运 裂果 备注 瑞凤 圆球形 浅绿底,青色条斑 桃红 12-14 4-8 一般 一般 小兰 圆球型 淡绿底青色狭条斑 黄色 12 1.5-2 较差 较易 新一号 圆球型 青绿底,青黑条斑 深红 12 13(春季)8(秋季) 佳 无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播种季节。 季节 设 品种 施 春季 秋季 日光温室 普通大棚 小拱棚 日光温室 普通大棚 小拱棚 瑞凤 12月上-1月上 1月下-2月上 2月上-3月上 6月下-7月上 6月下-7月上 — 小兰 12月上-1月上 1月下-2月上 — 6月下-7月上 6月下-7月上 — 新一号 12月上-1月上 1月上-2月中 — — 6月下-7月上 — 浸种、催芽、播种之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a.浸种:55-60度温水烫种约30分钟。期间需不停的搅拌,直至冷却到室温。后用清水浸种6-8小时。一般采用50孔穴盘育苗,如果配合壮苗一号使用效果更佳。使用穴盘育苗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出苗整齐,苗的根系比较发达,定植后缓苗比较快。 新一号种皮厚,浸种时间要长些8~10小时,涝出稍微凉干,用指甲钳或嘴巴破壳处理。无籽西瓜必须同时播种10分之一左右的花粉品种,或稍微提前播种。 b.催芽:小兰:28-30度恒温催芽25小时。 瑞凤:30-32度恒温催芽25小时。 新一号:33-35度恒温催芽36小时。 催芽后的种子如遇阴雨天,不能播种,可拌湿砂放在室温15左右的地方抑制芽生长 育苗方式:早春作多采用穴盘苗及营养钵。夏作亦有采用直播方式,但无籽新一号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苗期的设施防护及管理: a.育苗期一般需搭建育苗棚。春作多采用三棚一膜的育苗方式即普通大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低温到来时还需加盖草帘。有条件的可使用地加温线加温。夏作多采用隧道棚+遮阳网。要注意穴盘中介质的水份蒸发及时补水。 b.苗期管理,控制温度及湿度,以防止发生徒长及苗期疫病。掌握“不干不浇,干者浇透”的原则。防止僵化苗的发生,肥水的及时供给、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使用叶绿精1000倍喷施,有利于培育壮苗。 整地作畦、施基肥 有机肥(猪粪、牛粪等)1500KG/亩,三元复合肥40KG/亩,过磷酸钙40KG/亩,根据土壤PH值可施入适量生石灰。一般采用沟施,施于定植穴25公分处。避免太靠近根部,以免烧根。缺B的地区注意在整地作畦时每亩撒施入1—1.5KG硼肥。 早春 立式栽培:畦面宽80公分,畦高30公分。 爬地栽培:畦面宽250公分,畦高30公分。 新一号只采用爬地栽培。 秋季 注意适当增高畦面,防止雨水多而引起烂根及裂果等。 (3)地膜覆盖:目前多采用银黑色双面地膜,可以增加果实的着色度,驱赶蚜虫,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也可采用白色地膜覆盖。 定植 定植苗的要求 早春4片真叶左右定植。 株行距及种植密度 栽培方式 季节 株行 品种 距 立式 铺地 备注 春作 秋季 春作 秋季 株行/cm 株数/亩 株行/cm 株数/亩 株行/cm 株数/亩 株行/cm 株数/亩 保护地 小兰 40*50 1800-2000 35*50 2000-2200 40*250 700 40*250 700 整枝方式不同可适当调整株行距 保护地 瑞凤 - - - - 40*250 700 40*250 700 保护地 新一号 - - - - 45*300 500 45*300 500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视苗子生长情况可适量追肥0.5%尿素水或叶绿精800-1000倍药液灌根。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