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本》三集第三册礼篇一、【蘧瑗敬上】卫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车.doc

《德育课本》三集第三册礼篇一、【蘧瑗敬上】卫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车.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课本》三集第三册礼篇一、【蘧瑗敬上】卫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车

《德育課本》三集第三冊 禮篇  一、【蘧瑗敬上】 衛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車止闕。見信宮闈。 【原文】 周衛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靈公與夫人南子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墮行。伯玉、賢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公使問之。果伯玉也。 夫忠臣孝子。不以昭昭伸節。不以冥冥墮行。蓋其禮、根於心。形諸外。悉出於至性至情。而非矯揉造作為之也。伯玉之不以闇昧廢禮。且能見信於深宮。而南子之智。實能及之。則加衛靈公一等矣。 【白話解釋】 周朝衛國裏有箇賢人。姓蘧名瑗。表字伯玉。當他五十歲的時候。就感覺到以前四十九年的過失。有一天的晚上。衛靈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着宮裏。忽然聽見有一輛車子過來的聲音。轔轔地響。到了公門口。就不響了。南子說。這輛車子上坐着的人。一定是蘧伯玉。衛靈公說。你怎麽知道是他呢。南子說。從禮節上講。做臣子的人。走過君上的公門口。一定要下車。看見了君上駕路車的馬。一定要行敬禮。這些都是表示着敬重君主的行為。凡是君子。不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就放棄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箇賢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盡敬禮。這箇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禮的。衛靈公差了箇人去問。原來果然是蘧伯玉。 二、【敬叔施散】 南宮敬叔。惟禮是循。家財施散。非欲速貧。 【原文】 周魯南宮敬叔。嘗隨孔子適周。問禮於老耼。訪樂於萇弘。初、敬叔以富得罪。奔衛。及反。載其寶以朝。孔子聞之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子游問何謂。孔子曰。富而不好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改。吾懼其有後患也。敬叔聞之。遂循禮施散焉。 左傳載孟僖子將卒。命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因屬說與何忌、事孔子而學禮焉。以定其位。定位、正所以自立也。是敬叔與兄懿子。幸承父命。師事孔子。而能自立者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魯國的南宮敬叔。有一次、跟了孔夫子到周朝去。在老子那兒問禮。在萇弘那兒訪求古樂。當初。南宮敬叔為了家裏太有錢了。在國內得了罪。逃到衛國去。等到回來的時候。在朝廷裏用了許多寶貝。做賄賂。要求恢復了原官。孔夫子得知了這回事。就說。像他這樣的買了官做。那末失了祿位的人。還不如早點窮了的。比較得好的多了。子游聽了就問道。這箇是什麽意思呢。孔夫子說。有了錢的人。不講究禮法。這是一種禍殃呵。南宮敬叔為了有錢的緣故。失了他的官位。可是他仍然不肯改過。我恐怕他將來還有後患呢。後來南宮敬叔得知了孔夫子的這番話。就依了禮。把財産施散了。 三、【顔回辯志】 顔回辯志。願輔明王。敷其五教。禮為大防。 【原文】 周魯顔回、隨孔子北遊農山。與子路子貢辯志。曰、回願得明王而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鬬爭之患。則由無所用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孔子凜然曰。美哉德乎。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顔氏之子有矣。 孔子為周公後盡禮之第一人。顔子為孔門中盡禮之第一人。孔子嘗告以克己復禮為仁之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子事斯語。孔子所以許為用行舍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白話解釋】 周朝魯國的顔回。跟了孔夫子到北方去遊玩農山。同了子路子貢辯論着各人的志願。顔回說。我願意遇見了一箇賢明的君王。幫着他助理一切政事。傳布着做父親的教訓要有義方、做母親的要慈愛、做哥哥的要友愛、做弟弟的要恭謹、做兒子的要孝順、這樣的五種教化。用禮樂去化導人民。叫百姓們不用修理城郭。也不必掘深溝池。家裏的人沒有離散的愁恨。過了千百年也沒有戰爭的患難。這樣說來。那末子路的勇敢。沒有地方可用了。子貢的口才。也沒有地方可施了。孔夫子聽了他的一番話。很佩服他。就正色的說。顔回的道德是何等的美滿呵。不費錢財。不害百姓。不勞口舌。顔家的兒子就能具備了這幾件的。 四、【子華言志】 子華好禮。章甫端莊。會同宗廟。擯相君王。 【原文】 周魯公西赤字子華。嘗侍孔子言志。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孔子曰。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子貢曰。齊莊而能肅。志道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焉。篤雅有節。公西赤之行也。孔子曰。二三子之欲學賓客之禮者。其於赤也乎。 孔子嘗言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公西華禮樂會同。足靖諸侯之紛爭。洵為救時之才。而以願學為言。其讓也。卽其禮也。子路亦救時之才。第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故哂之耳。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魯國公西赤。表字子華。有一回、侍立在孔夫子的身邊。大家談說各人的志願。公西子華說。不是說我就能夠做的了。不過我願意學習的就是。宗廟裏的事務。像諸侯大夫聚會的時候。我就穿了玄色的禮服。戴了章甫的禮帽。替他們做一箇小小的贊禮的人。孔夫子聽得他很謙虛。就說。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