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易童子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阳修易童子问

歐陽修學案導讀 一、歐陽修生平述略 歐陽修,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宋真宗景德四年母親鄭氏守節扶孤,親自教,母親以蘆荻畫地教讀書寫字。宋仁宗天聖八年中進士,調任西京推官。宋代散文革新唐宋八大家 (二)積極支持改革:在仕宦之路上,最高官位擔任参知政事,本職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算是宋代最高政務長官之一,相當於宰相的副職實際權力於宰相范仲淹因批評時政,觸怒宰相呂夷簡,被貶江西饒州。歐陽修諫官高若訥,責,被貶至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一次在慶歷四年與甥女張氏有染結果被貶謫滁州一次在治平四年與長媳吳氏亂倫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兩案得到歷史洗刷的政治背景及個人質為政剛勁的氣節、無私的品德、活躍的個性。景祐年前,到皇祐五年()完稿,慶曆四年(1044),宋仁宗朝下詔重修《唐書》,至嘉祐五年(1060)成書,後世稱為《新唐書》。慶曆五年(1045),宋祁(998-1061)最早入唐書局,並自始至終參與其事的編撰;同時,範鎮(1008-1089)、宋敏求(1019-1079)亦同任編修官。慶曆六年(1046),王疇(1007-1065)始為編修官;慶曆末、皇祐之際,有呂夏卿加入。到了至和元年(1054)八月,歐陽修以龍圖閣學士、吏部郎中被命刊修唐書。嘉祐二年劉羲叟(?-1060),嘉三年(1058)六月,歐陽修權知開封府,薦梅堯臣(1002-1060)參與編修工作。 (五)經學及排佛的影響:歐陽修的思想及其與北宋理學思潮的興起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往學界對這一方面的具體研究頗有欠缺。後有學者從哲學、經學、排佛道三個層面論述,認為其「不絕天於人,亦不以天參人」的天人觀,充滿儒家的理性精神,是北宋理學「理本論」的直接理論先導;其以理性精神為標準,衡量儒家經典傳注的是非真偽,為經學中義理之學風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修本勝之」的排佛道思想,尚無法真正戰勝佛道二教的影響,卻為稍後的理學家們,加強了儒家心性之學建設揭示了方向。因此,歐陽修是北宋理學思潮的最重要的開創者之一。 二、從《宋元學案》所選《易童子問》引發的第一個層面的問題: 歐陽修疑十翼非孔子所作所表現的「疑古」,與儒學轉為理學之關係為何呢? 蓋慶歷之際宋學的初興,其倡導者是范仲淹和歐陽修,而胡瑗、孫復、石介、李覯等都是這一思潮中湧現出來的有代表性的學者。在政治上,他們主張勵精圖治,革新除弊,改變宋初以來沉悶、因循、保守的政治局面。在學術上,他們開一代風氣。所謂「慶易學」指慶前後壇易學。過去學界似未注意,實際上,他們開了宋易系統之先河,在易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慶歷之際,易學開始成為顯學。這和范仲淹、歐陽修、「宋初三先生」的大力提倡有密切關係。歐陽修對易學頗有研究,其易學著作,除有名的《易童子問》之外,尚有《易或問三首》、《易或問》、《傳易圖序》、《明用》、《送王剛序》(一作《剛說》)、《辭說》、《張令注周易序》等各種。 (二)疑《周禮》:歐陽修不僅懷疑《周易》的「十翼」,在宋代學者中,較早對《周禮》產生懷疑的,就是歐陽修。其懷疑有三大理由:(1)所言制度不合理:《周禮》的骨架是內設公卿大夫士,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屬;外設九服,建五等爵,分別尊卑,以相統理。然而,六官之屬,略見於經者五萬餘人,這還不包括里閭縣鄙之長、軍師卒伍之徒。以此而言,所謂王畿千里之地,是有幾井田呢,能夠容納人民多少家呢?王官王族的國邑數量有多少個呢?人民所繳之貢賦有多少呢?因此若要「容五萬人者於其間,其人耕而賦乎?如其不耕而賦,則何以給之?夫為治者,固若是之煩乎?此其一可疑者也」。這就是說,古代王畿之地不過千里,千里之國,見於《周禮》的官員就有五萬之多,還不算里閭之長、軍師卒伍,這樣龐大的官僚隊伍,有多少貢賦才能供養呢?顯然, 這遠遠超出了古代生產力的發展水準和社會的實際承受能力。(2)秦漢以後未有能實施其制度者:歐陽修說:「秦既誹古,盡去古制。自漢以後,帝王稱號,官府制度,皆襲秦政,以至於今。雖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未嘗有意于《周禮》者。豈其體大而難行乎?其果不可行乎?夫立法垂制,將以遺後也,使難行而萬世莫能行,與不可行等爾。然則,反秦制不若也。脫有行者,亦莫能行,或因以取亂,王莽後周是也。則其不可用決矣。此又可疑也」。由此可見,歐陽修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觀念出發,以為秦制能行於後也,《周禮》反不行於後世,既使偶有用者,也是自取其亂,說明《周禮》並不可用。既不可用,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3)其制度不切實際而不可行:歐陽修還認為,《周禮》之設官理事,過於繁重。按照規定,巡狩朝會師田射耕燕饗等國家軍事、宗教等活動,學校鄉射鄉飲酒等宗族聚會活動,一年之間舉行若幹次,若真如此,「凝其官不得安其府,民不得安其居,亦何暇修政事、治生業乎?」總之,從情理推斷,《周禮》的制度規定不切實際,從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