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ppt

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第13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名胜发生车祸,一轿车坠落悬崖,所幸有大树卡住,未入百丈深渊,我们的某电台主持人是如何解说这条新闻的呢———主持人A:“游人都在尖叫:‘看啦,在拍电影啦!’好刺激呀!”主持人B:“像在拍《生死时速》的续集!”主持人A:“司机从车中爬出来,满脸鲜血,问道‘我还活着吗’?”两主持人大笑。 某市报头版登载的一条题为《农民致富跳龙门?高升成了城里人》的消息,农民办了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就是“高升”?北京某报在对小偷在公车上作案的目击新闻中,这样提醒读者:“要提防外地人模样的人”,似乎外地人与小偷必有一定联系。还有诸如《市长敢吃农民饭》、《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之类的报道。 某市一位环卫局清管站的负责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闻单位在对其进行宣传时,题目竟然是“粪头的情怀——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某某”。 O.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2005年2月16日北京科技报揭露核酸营养再度揭露核酸营养无营养的报道 200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标志产品“珍奥核酸”是假保健品 低俗广告10种形态表现: 1粗暴强奸、 2影响食欲、 3嘲笑智商、 4诱导发病、 5威逼恐吓、 6誓不服老、 7故布疑云、 8低俗恶心、 9糟蹋名作、 10单一重复。 (北青报2003年12月19日文章) * * * * * C. 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图: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制止性行政规章(京华时报2005年2月17日报道) D. 受贿新闻(北青报2003年10月9日报道) 受贿记者受到处罚的报道 (北青报2003年9月19日) E. 假新闻 恶果:有时流言基本属实,越看越像新闻;有些新闻隐瞒真相,胡吹乱侃,越看越像流言。难以分得清哪是流言,哪是新闻。 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物的假新闻是如何传播的?(2005年4月26日《东方早报》A2版) 北京青年报2005年3月20日评论《假新闻拷问职业道德》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将子虚乌有的事情传播给媒体受众,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任,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纽约时报》两名高级主管因手下记者造假辞职 (北青报2003年5月12日和6月7日报道) 21年的《今日美国》名牌记者毁于最近的几次假新闻(北青报04年1月13日报道)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虚假新闻,高层因此下台 (京华时报05年1月12日报道) F. 制造“假事件” 理论依据: 新闻策划是一张改变现状的蓝图,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过程,是由新闻媒介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的一种新闻类型。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报道者,还是新闻事件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新闻媒介不应满足于守株待兔式地捕捉新闻,而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影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制造”新闻;新闻事实可以被策划,新闻事实可以由媒体自编、自演而后自播,从找新闻、抢新闻到制造新闻。 这是对过去理论的突破,不能被事实牵着鼻子走。新闻策划符合新闻工作发展的规律,是媒介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新闻改革的新的增长点。 最简单的假事件1 假事件2 假事件3 假事件4 假事件5 G. 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H. 侵犯公民和法人的隐私 记者最近看到的两则电视新闻,让人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是某企业为贫困小学生赠送书包文具之类的东西,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个上台从领导和老板那里接过馈赠物品,台下全体师生在鼓掌;二是某看守所为7名刑满释放人员举行热闹的出监仪式。电视镜头下,看守所所长递给他们3件礼物:一把印有“一路走好”字样的雨伞、一本《公民道德规范》和一份《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 设想一下: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下领取捐赠品,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谁能够保证班上的同学今后都不会蔑视他? 这种仪式在电视镜头里把他们的面孔一一“公示”了一遍,这对那些归正人员的心理难道就没有伤害?记者甚至担心:这么一来他们择业的道路上又平添了几多困难。 (新华社2005年1月7日上海电) 侵犯隐私的背后:对人的权利的漠视 (南方周末2003年5月29日) I. 侵犯当事者的著作权 J.“媒介审判”(张二江审判报道,2002年7月) “媒介审判”的问题所在:以非法治的意识报道法治,最终出丑的是媒体。 (南方周末2002年8月1日) 根据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惯例,媒体报道司法的应遵循十大自律: 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 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的评论; 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 4,不宜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 5,不对法庭审判活动暗访; 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 7,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 8,判决前发表质疑和批评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 9,批评性评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