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doc

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第七章苗期及根部病害教案

复习提问:见教案首页 导入:图片导入。 主要内容: 第七章 园艺植物苗期及根部病害 第一节 苗期病害 一.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分布与危害]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各种草本花卉和园林树木的苗期都可发生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严重时发病可达50-90%。经常造成园林植物苗木的大量死亡。 [症状]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不同时期发病表现不同的症状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苗木种子播种后,由于受到病菌的侵染或不良条件的影响,种子或种芽在土中腐烂,不能出苗。 (2)幼苗出土后,幼苗未木质化之前,由于病菌的侵染,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部褐色腐烂、缢缩,倒伏死亡。这种症状类型叫猝倒型。 (3)幼苗苗茎木质化后,根部或根茎部被病菌侵染,发病部位腐烂,幼苗逐渐枯死,但幼苗不倒伏,直立枯死。这种症状类型叫立枯型。 [病原] 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如土壤积水或过度干旱,地表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中施用生粪或施用农药浓度过高等。 二是由于一些真菌侵染所引起。 [发病规律]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病菌都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长期在土壤中生存。各种病菌分别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病菌来源。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和粪土进行传播。 育苗床常年连作,出苗后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种子质量差,播种过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这些原因会加重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发生。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防治方法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防治为主,配合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苗床用药剂进行处理,做好土壤消毒。 2.加强苗床管理。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育苗床。推广营养钵育苗。精选种子,适时育苗。 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二.苗木白绢病 [分布与危害] 花木白绢病多发生在南方各省。该病可侵染200多种花卉和木本植物。植物受害后可整株死亡。 [症状] 发病多在根茎交界处,受害部位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并产生白色菌丝束,后期在根部产生白色至黄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受害植株叶片变黄、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杂草或土壤内越冬。菌核可在土壤内存活4~5年。病菌由水流、病土、病苗传播。病菌由植物茎基部或根茎部的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体内引起发病。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1.盆栽花卉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及时用苯来特、萎锈灵等药剂处理土壤。 2.发病初期可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 课堂小结:掌握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作业:见教案首页 课后小结:见教案首页。 板书:第七章 园艺植物苗期及根部病害 第一节 苗期病害 一.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分布与危害]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防治方法 二.苗木白绢病 [分布与危害] [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复习提问:见教案首页 导入新课:以图片导入。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根部病害 一、根癌病 紫叶李、月季及樱花等,很易受根癌病(又名根瘤病)的危害,感染此病的花木,影响根系的发育,常造成营养缺乏,呈现衰弱状态,最后枯死。 [分布与危害]根癌病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分布也很广泛。除危害苹果、桃、梨、葡萄外,还危害月季、菊、大理菊、樱花、夹竹桃、银杏、金钟柏等。寄主多达300余种。 [症状] 根癌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基部,也可发生在主根、侧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膨大呈球形或半球形的瘤状物。幼瘤为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以后,瘤渐增大,质地变硬,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龟裂。由于根系受到破坏,发病轻的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色不正,重则引起全株死亡。 [病原] 该病由细菌引起。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生活1年以上,若2年得不到侵染机会,细菌就会失去致病力和生活力。病原细菌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采条、耕作农具、地下害虫等传播。远距离传播靠病苗和种条的运输。病原细菌从伤口入侵,经数周或1年以上就可出现症状。偏碱性、湿度大的沙壤土发病率较高。连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木根部伤口多发病重。 [根癌病防治方法] 1.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液浸5分钟-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或利用抗根癌剂(K84)生物农药30倍浸根5分钟后定植,或4月中旬切瘤灌根。用放射形土壤杆菌菌株84处理种子、插条及裸根苗,浸泡或喷雾,处理过的材料,在栽种前要防止过干。用这种方法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