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历史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历史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历史卷(三)Word版含答案

2013届高考冲刺历史卷(三)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下列董仲舒思想中不可能为当时思想家推崇的有( ) ①“天人感应”②“大一统”③“君权神授”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 2.“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集权B.君臣共理国政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 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4.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5.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6.2011年10月10日,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进行了论证。苏州桃花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著名木刻年画产地,也是唐寅(唐伯虎)的出生地。下图他的画属于( ) A.木刻年画 B.风俗画 C.文人画 D.宫廷画 7.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下图为书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8.2011年10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②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④正式形成于19世纪中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面字体中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11.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12.《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3.“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A.《警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4.梁启超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