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16年教案新闻两则
1、《新闻两则》教案
教材分析
《新闻两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对于刚踏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新闻还是一种新的文体,所以对于新闻的特点、结构都是陌生的。为此,在课文讲解中要注意对这一知识的重点介绍。同时这一单元都是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作品,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战争,并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的真善美。
学生分析
对于刚迈进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新的年级、新的学期,一切都是新奇的。虽然对于新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过接触,但具体的文体知识几乎是不了解的,所以对于新闻的知识还应该做好介绍。另外,作为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所以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重点。
教学目标
借助工具书,学生自己先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这5个生字词。
学习并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并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对于新闻,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吧。但对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同学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写的两则新闻。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检查预习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长达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覆灭。字词积累溃(kuì)退 形容败退的样子。歼(j?ān)灭 消灭。阻遏(è) 阻挡。高屋建瓴(líng) 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绥靖:安抚平定。? 1. 知识简介:新闻的六要素指的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与记叙的要素基本相同。
?? ①人物有时是个体,有时是群体,这两则消息的人物可能都是群体。
???②时间有时指具体的某一时间点,有时也指某一时间段。
???③地点有时指具体的某一个点,有时也指一段距离, 要注意分别。
???④事件发生的原因要仔细阅读,查找文中隐含的信息。
???⑤经过和结果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
???2. 阅读课文,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 年4 月20 日夜起至4 月22 日22 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再读课文,学习新闻的五部分
1. 知识简介
?? ①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一般能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有时还有引题、副题。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明显表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⑤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 再次阅读,并进行对应摘读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
3、进一步探究内容,领略人民解放军的威武
⑴ 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