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指的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工官”获取信息。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管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故B项正确。
2.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涉及当时一些地名,从中可以看到唐朝行政区划;材料介绍了北方宋州、南方江南东道的丝织业发展情况,反映南北方了丝织业发展特点。A、B、C项无法直接得出。
3.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
5.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以来是淮河至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
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现象,应属于政治现象,而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应是经济现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南方经济发展,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
7.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构成了传统社会的巨大压力 B.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答案】A
【解析】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B、D项;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人口增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A项。
8.《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答案】D
【解析】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10.《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四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因地制宜的特色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宝”“犹用药也”“竭时而止”等,分析可知,四则材料均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正确答案是C。
1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扫描版缺答案.doc
- 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扫描版缺答案.doc
- 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缺答案.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一牛津版英语必修一学案:M1U2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一牛津版英语必修三学案:M3U1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一牛津版英语必修三学案:M3U2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一牛津版英语必修三学案:M3U3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二牛津版英语选修七学案:M7U3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二牛津版英语选修九学案:M9U1 words .doc
-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二牛津版英语选修九学案:M9U3Reading .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一) .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练习(人教版必修1).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单元测试1(人教版选修4).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强化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训练1(人教版必修2).doc
-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训练2(人教版必修2).doc
- 第1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单元检测(人教版选修2).doc
-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3).doc
-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3).doc
最近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VIP
- 【真题】河南省2025年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考试真题卷 完整版2025.pdf VIP
- 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13.4.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展示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会试答案大全 乡试答题器.pdf VIP
- QB∕T 5617-2021 单层床通用技术条件 .pdf
- 设备采购与管理作业指导书(设备采购类).doc VIP
- 2022 ASHRAE Handbook Refrigeration. SI edition标准原版完整.docx
- 教职工请假单(部门存根)(模板).pdf VIP
- 学校篮球比赛报名表的表格打印模板文档.xlsx VIP
文档评论(0)